五、粮食收购价提高多少合适?
(一)粮食收购价提高少了不行
曾有学者对1990-2006年17年间粮价波动对农民收入变化进行了长期分析,结果表明,在17年间,除了两个粮价增长高峰年(1994年和2004年)外,即使粮价上涨,其幅度也往往小于生产资料价格增幅,并没有相应带来农民净收入增加。换言之,只有粮价上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可能超过后者。[5]从1994年和2004年的经验值来看,至少粮价要上涨25%以上,才能真正带来农民净收入的增加。观察也发现,近几年粮食收购价每年小步提高的做法,其实际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为直接提高农民种粮预期,粮食收购价至少要提高一次性30-40%以上才有实际意义。
(二)粮食收购价提高多了也不行
一方面,根据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测算,如果粮食价格增加50%,且全部能够转化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其农业收入恰好与人均工资性收入持平。从而,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抑制,影响农民向城镇市民、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另一方面,可能会对我国粮食收购资金、粮食储备等形成太大的压力。
为此,综合来看,我国粮食收购价应当提高30-50%为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关于2013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dt/zygg/gjtjjgg/t20130712_402910713.htm.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05.
[3]黄应来.18.26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N].南方日报,2011-2-25(A16).
[4]郑芳,赵翠萍.粮价周期波动与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关系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2)。
[5]郑芳.粮价波动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历史考证[J].中国物价,2008(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