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的制度困境与路径突破 (3)

网络反腐的制度困境与路径突破 (3)

网络反腐的制度困境

网络反腐是现实反腐的“网络版”,除载体不同之外,与传统模式别无二致。虽然在当前情况下,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的渠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虽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来的网络反腐却方兴未艾,即便当前有相当一批腐败案将由网络反腐牵出,但是在取得此阶段性胜利之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看到网络反腐还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困境,无论对其中的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都在反腐和应对反腐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这一矛盾如不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反腐的效果。

监督者的困境。在网络这一虚拟物事的掩饰下,参与其中的社会公众(网民)在伸张正义、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同时,也极易模糊自由的界限,陷入监督者的困境之中。一是网络具有虚拟性与自由性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有效激发社会公众的反腐热情、保护其人身安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网络监督者的素质总体上有待提高,一些较低素质的个体甚至会因激愤而丧失理性,通过发布虚假信息等,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使权与利的界限逐渐模糊;二是活跃于网络的“监督者”大多为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地区的社会公众,他们以年轻人居多,活跃的思想意识和“动态性”的情感模式,使之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对于舆情的趋同和从众心理十分明显,虽然能够促进更大舆情的生成,对腐败者形成更大的压力,但是也容易埋没有价值的反腐线索,使网络反腐处于不确定性之中。

被监督者的困境。在网络反腐和现实制度反腐的双重压力下,腐败者的生存境况十分尴尬。即便在与网络反腐的长期明争暗斗中,虽然被监督者逐渐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方式,但其所处的制度困境却不断恶化。一是腐败者虽然能够借助其权力影响,对网络反腐中的“关键词”进行过滤和筛选,消除对自身不利的词汇,但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拓宽的互联网功能,以及不断增强的社会公众的公正意识,使抵抗网络反腐的努力不断失败。二是虽然网络反腐的被监督者往往拥有“必要的”权力,他们可以借此对监督者进行打击、报复,但是,在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异常发达的今天,任何对网络反腐的抵制都是对其腐败行径的自报家门,会遭致更多、更大规模的网络舆论。三是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被监督者是少数,监督者是多数,被监督者对互联网的认知和使用程度远不及监督者,两者相较之下,被监督者便处于下风。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