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新政五年“回头看”(4)

绩效工资新政五年“回头看”(4)

教师多选择教代会申诉不满

一项政策方案只有不断完善,才会更加有效。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制定后,一旦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教师来讲,公开民主的申诉渠道是不断调整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路径。调查中,大部分教师表示,当他们对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不满意时,有申诉渠道来表达他们的意愿。从渠道比例看,大多数教师会首先选择学校教代会或者教师工会来表达意愿,其次是学校考核小组。可见教师工会组织在保障教师权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反映,他们对绩效工资考核和方案不满意没有申诉渠道,其中不乏一些教师不了解学校给教师提供的申诉渠道,他们或者不愿意了解,或者学校和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宣传工作,这也说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制度仍有改进的空间。

分类考核成最大难点

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具体实践中,不同类型教师的考核问题成为一大难点。这包括不同学历教师、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岗位类型、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一般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之间的考核内容、指标以及工作量核算中的系数问题,等等。特别是学科之间,如体育、音乐、美术等非统考学科教师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统考学科之间的工作量系数,很难确定。另外,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对他们的考核一定要在确保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教师学历越高绩效工资越高

从学历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月平均基本工资水平最高,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基本工资收入相对较低。但从绩效工资水平看,高中以上学历教师拿到的绩效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大专和本科教师绩效工资显著高于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学历较高的教师教学知识丰富、技能强,教学质量较高,能够获得较高的绩效工资。但如果学校在制定具体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中以学历为基础标准,高学历教师获取相对较高的权重系数,绩效工资则不完全取决于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中,大部分教龄长、职称高,且担任一定的学校行政职务,由此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高中和中专学历教师工资水平较高的现象。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