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中国伟大抗战的影像史和心灵史

抗战电影:中国伟大抗战的影像史和心灵史

摘要:早在抗战烽火熊熊燃烧的年代,电影就已经成为这场艰苦卓绝伟大战争的记录者,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号角,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投身抗日战场,甚至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都来自一部抗战电影——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抗战电影是20世纪中国电影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抗战烽火熊熊燃烧的年代,电影就已经成为这场艰苦卓绝伟大战争的记录者,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号角,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投身抗日战场,甚至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都来自一部抗战电影——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抗战结束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抗战电影成为中国电影艺术中历久弥新的华彩乐章。它不仅丰富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塑造并强调了每一个中国人对于国家民族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这段给中华民族留下深刻记忆的抗战历史,也为电影的艺术探索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逐渐展开的史诗巨作

回顾新中国电影史,会发现抗战电影数量呈现出逐渐走高的趋势。根据笔者的统计,“十七年”时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开始这段时期)中国内地共生产了600多部影片,其中战争片超过180部,大概占31%,而抗战电影的比例在战争片中的比例约为20%(位列解放战争题材和早期革命战争题材之后)。新时期后,抗战电影的比例不断上升。在2000年至2014年间,内地共生产影片4135部,战争片超过220部,比例约为5%,较之“十七年”时期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抗战题材电影在战争片中的比例则达到了51%。简言之,抗战题材电影在新千年之后占据了战争片的“半壁江山”。这种情况在电视剧领域更为突出,2011-2013年抗战题材电视剧在战争剧当中的比例分别达52%、65%和76%。不断走高的抗战题材影视作品比例,是现实需求、时代社会心理以及艺术思潮综合作用的结果。

迄今为止的近三百部中国抗战电影,以影像形式全面再现了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结束,这场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14年之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的抗战,在电影银幕上都得到了再现。表现东北抗联抗战的代表影片有《中华女儿》《赵一曼》《归心似箭》《八女投江》《步入辉煌》《大劫难》等,表现新四军抗战的有《东进序曲》《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等,表现八路军抗战的有《狼牙山五壮士》《战争子午线》《夜袭》《太行山上》等,表现根据地游击队抗战的有《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表现我党领导的地下工作的有《51号兵站》《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在这些作品中,既有邓小平、朱德、彭德怀等高级将领的光辉形象,也有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的身影,更有无数普通战士、平民英雄的壮举;既有平型关大捷、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等真实的战役,也有对于人民战争的形象化、艺术化呈现;既有战场上的浴血拼杀,也有看不见硝烟的地下战争。从整体来看,表现敌后战场的抗战影片内容全面、视角丰富,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当中“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些影片建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叙事模式和影像美学,许多影片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战争片的经典作品。

国民党抗日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作战,同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表现。早在1938年,国民党官兵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便被拍摄成了影片《八百壮士》。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第一部表现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的影片,影片以史诗般的气魄表现了国民党官兵在台儿庄的浴血奋战,片尾大战结束之后惨烈悲壮的一幕形象化地诠释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内涵。此后的《铁血昆仑关》《喋血孤城》等影片,同样对于国民党将士在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进行了正面、积极的影像再现。《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影片则关注了以往被忽略的历史细节,表现了南京失守后部分国民党官兵所进行的顽强抵抗。这些影片,涉及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桂南会战、南京保卫战、常德会战、太原会战等正面战场大会战。而在电视剧领域,《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远征军》等电视剧则表现了国民党军队在中缅战场的战斗。对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影像再现,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战的全貌,重现了中国人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抗战历程。从此意义上说,中国抗战电影构成了一部影像版的中国抗战史。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