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销路,合作社初战告捷
2014年第一次种植平菇就迎来丰收,堆满了大棚的平菇让村干部喜在眉梢,愁在心头。喜的是产量,愁的是销路。
合作社向贫困户社员承诺统一代销,但刚开始的时候,干部们心里并没有底。
李朝阳、徐年发,还有几名村干部,各显神通。托安徽省民委帮忙,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大家轮流到池州市内周边县城以及铜陵、安庆、芜湖、合肥跑市场。
“省民委给我们联系了买家。但我们也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李朝阳说。
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铜陵。为了卖平菇,他和镇上的包村干部李贵高、村书记章文庆、村主任徐光明4人,凌晨三点,抬着两筐平菇,直接去当地菜市场找批发的贩子推销。
干部焦急,村民心里也打鼓。夏光和看平菇滞销,心里暗暗打算如何打折处理,不要亏太多。
那段时间,社员马宏喜每天都会到村部坐坐。见了跑市场回来的干部就问怎么样。但看着李朝阳夜不能寐,老马只能劝他不要着急上火。
“我心里急。那时合作社还没建保鲜库。平菇不能放,烂了就要往河里倒。”马宏喜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干部们跑了大半个月,终于打通多条销路。
合作社每星期给社员们结一回账。夏光和记得,自己第一次拿了800多元。直到2015年春节之前,他总共进账12000多元。这对当时准备攒钱盖新房的他,可是笔可观的收入。
社员尝到了切切实实的甜头。合作社初战告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