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姐”伍梅菊

好大姐”伍梅菊

调解矛盾千余起 用乡音乡俗乡情串起感情

摘要:伍梅菊在她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独创的方式为民解忧。这样的做法不仅调和了社会矛盾,更将乡规民约、道德准则、行业规范的约束力不断渗透进人心,对规范社会行为,起到了和谐的桥梁作用。

伍梅菊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新居民调委会的一名调解员,自2009年2月担任调解员以来,伍梅菊就把心与洪合镇7万多名新居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多年来,伍梅菊帮助当地新居民治愈了1000余个“疑难杂症”,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调解高招“三乡三情”调解法。2017年3月,伍梅菊荣登“中国好人榜”。 

“大家同在‘第二故乡’工作生活,我们就是一家人,遇到困难一定要互相帮助。”伍梅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伍梅菊的老家在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新营村,将时间拨回十多年前,她还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大姐,生活中最熟悉的是土地,打交道最多的是庄稼。2003年,她来到洪合镇,开始了在第二家园的新生活。

洪合镇由于产业结构特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新居民的人口总数几乎是本地人口的3倍。在2009年之前,洪合镇每年超过80%的矛盾纠纷与新居民有关。为了促进和谐,洪合镇政府决定“以新调新”,在2009年2月成立新居民调解委员会,让同样是新居民的伍梅菊担任专职调解员。

伍梅菊(中)在调解室为两位新居民调解矛盾纠纷。图片来源:秀洲区文明办

“调解员该怎么做?当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这让刚刚当上调解员的伍梅菊感觉很棘手,“人家来咨询,问什么都答不上来,只能干着急,感觉自己很不合格。”但是伍梅菊牢记自己是名党员,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怎么能退缩呢?“身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尽己所能为大家排忧解难,所以我接受了这个挑战。”伍梅菊说到做到,在工作中积极向洪合司法所的领导请教学习,认真总结经验,工作之余努力钻研法律知识。

八年来,吵吵闹闹来,和和气气走,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了洪合镇新居民调解室的一道“和谐风景线”。伍梅菊作为一名专职调解员功不可没。常常是一句句入情的话,说得当事人泪流满面,握手言和。在当地,她与老百姓成了亲密的朋友,无论年龄大小,都亲切地称她为“伍大姐”,她成了洪合镇家喻户晓的“和事佬”,她所在的“新居民调解委员会”也已成为当地的一块“金牌”。新居民小王在调处纠纷成功后深有感触地说:“同为来洪合打工的新居民,伍大姐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很暖心,每一句话都是有理有据,我们都很相信她,当心里不痛快时就喜欢来找她叙一叙。”

伍梅菊一边用心工作,一边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每次调解前,她都要一遍又一遍熟悉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 图片来源:秀洲区文明办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