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指头弹钢琴 更大空间谋划首都发展

十个指头弹钢琴 更大空间谋划首都发展

摘要:2014年2月26日是一个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明确了新时期首都建设“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

位于河北黄骅的北汽集团黄骅分公司总装车间。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封顶。

何慷民摄

建设中的京张高铁工程官厅水库特大桥。

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这5年,对首都北京来说,是划时代的5年。

2014年2月26日是一个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明确了新时期首都建设“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在雾霾、拥堵、人口剧增中困顿的北京,发现了“豁然开朗”之路!

此后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研究北京的建设与管理、发展与规划,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高屋建瓴部署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指导新版城市总规制定。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具体指导北京工作。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带着时代的叩问,北京紧跟中央的思路,开始实行战略调整。

做好头等大事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连续4年,北京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市委市政府工作日程上的头等大事。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三大战役。每年都有一本厚厚的计划书,任务细分到每个部门。

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3年间,市场疏解了,企业搬迁了,新建先进企业成建制落地河北。从过去的资源虹吸,到今天的辐射带动,北京与津冀两地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新协同,中关村从一个变成3个,保定中关村、滨海新区中关村。绿色转型,首钢在曹妃甸自我革命,成为零排放的绿色大型钢企,技术水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融合发展,首农在京津冀建起产业链,大型生产基地入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广阔的乡村腹地融合,实现城乡双赢。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的带动下,北京对津冀的投资呈井喷态势,2016年京企在津冀的投资达到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倍。

治理大城市病,迎难而上,探索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路径。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壮士断腕,关闭污染企业,出台禁限目录,持续实施“控车、减煤、去污、降尘”重大举措,成立了北京与周边地区七省份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到2016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累计下降23.7%,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百姓的“心肺之患”可望逐步解决。开辟公交专线,支持共享单车,5年间,北京地铁里程跃居世界前列,在年增15万辆机动车的情况下,交通拥堵指数逆转向好。

调整经济结构,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建设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北京从过去事实上的经济中心,调整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经过3年多的努力,北京从门类齐全的工业结构中收缩转型,已形成“三城一区”创新发展新高地,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亦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

京津冀唇齿相依,北京的强身健体,必然依托与周边的一体互动;秀美山川,也必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经过3年多的实践,这无疑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