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涣散党组织如何“跟上趟”

软弱涣散党组织如何“跟上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人才思想,我国以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千人计划”,一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

“万人计划”,一项支持培养国内高层次人才的计划。

两项国家人才计划,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外引内育并重,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全面推进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人才思想,我国以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地集聚人才,“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启动以来累计引进培养950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如今的中国,群凤归巢,海纳百川。

突出“高精尖缺” 汇聚四海英才

国家“千人计划”打造最具国际影响引才品牌

2017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追授给了一位“千人计划”专家,他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

7年前,他“作别西天的云彩”,从英国剑桥回到祖国怀抱。他踏进吉林大学,脚步声却震惊了整个世界。7年间,他为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技术发展殚精竭虑,以教育家的责任为培养学生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教授是“千人计划”专家的优秀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评审机制,优化人才服务,让“千人计划”提质增效。

加大支持力度。2009年我国建立国家特聘专家制度,明确了“千人计划”入选者在担任国家科技项目负责人、申请政府资金、科研经费自主权、参选院士等7个方面享受与国内专家同等待遇。为引进人才提供和国外基本相当的工作条件,给予相应的薪酬待遇,并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9个方面予以优待。

完善评审和管理机制。2013年“千人计划”评审机制调整,由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平台部门具体负责申报和专业评审工作,简化评审环节、减少评审频次、集中评审时间。中组部主要负责评审规则,做好统筹、协调、监督以及入选专家联系服务工作,组建巡察组对评审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建立“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机制,形成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闭环管理系统。

优化海外人才出入境服务。2013年在《出入境管理法》中首次设立“人才类签证”(R字签证)。2015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加快推进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改革。2016年,我国推动“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两证整合,优化了审批程序,建立了“一窗接件、网上预审、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证”的流程。

引才目标更精准。2016年,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参考目录》,其中包含了“前沿科学和重点技术方向”“全球知名专家”等类别,为精准引进急需紧缺创新型人才画好了“施工图”。

加强对海外回国人才政治引领和团结。每年在中央党校和延安、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定期举办专题国情研修班,帮助“千人计划”专家尽快熟悉国情、融入国内发展,加深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增强“四个自信”,目前累计举办15期研修班。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大多研究水平居于国际前沿,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或拥有专利,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80余人。一些专家潜心基础研究,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学术前沿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实验突破。一些专家在关系未来长远发展的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装备等核心技术层面,打破国外封锁和垄断,在许多关键领域使我国实现“弯道超车”。一些专家在药品安全、污水处理、空气治理、食品安全等关系民生的领域创新创业,取得一批造福百姓的重大成果。一些专家充分利用海外长期工作经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标准制定,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比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为“墨子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17年8月10日,中科院宣布“墨子号”提前一年完成星地之间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三大既定科学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带领团队成功解析了世界上第一例细胞凋亡小体的三维空间结构,系统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还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他还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十一在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发挥自身学术影响力,引进了包括陈峰、刘一军等“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60多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了湍流与复杂流动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

中国商飞在引进了李东升、陈清焰等6名“千人计划”专家后,以他们为核心,陆续吸引了443名海外人才投身我国大飞机研制工作。

……

“千人计划”专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已有20余名专家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部分专家已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在“千人计划”的引领下,浙江“省级千人计划”、江苏“双创计划”、广东“珠江人才计划”、重庆“百人计划”……这些引才计划与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

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分13批引进7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引进43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引进总数的60%。“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仅有效弥补了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短板”,而且带动形成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归国潮,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引才品牌。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