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国家战略 京津双城是主轴
京津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主要引擎,京津合作自始至终都被寄予厚望。最早于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的构想。
随着中国(天津)自贸区获批、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京津第二高铁的修建,京津走廊区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北京城区-廊坊-武清-天津城区-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一个连绵的都市带,先进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空港、临港产业都在这个区域内布局。未来10-20年,京津黄金走廊将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与东京-横滨媲美的都市连绵区,这也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发展路径。
作为两市共建的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区,京津合作示范区在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双城发展层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为了促进示范区建设,两市将优先支持科教、医疗、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在此发展,推动示范区发展环境技术、健康医疗、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度假、高技术研发及高端商务商贸产业。同时,两地将共同推进相关政策先行先试,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市紧紧抓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引进了一批总部企业、先进制造业等项目落地。”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余惊雷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京津合作示范区在土地确权、规划建设等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洪继元也指出,北京市积极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在财税政策、投融资支持、社会保障、产业联动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下一步,北京市与天津市将共同推动京津合作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在产业准入、创新创业、财税金融、人才流动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