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打开《堂吉诃德》的一种方式:从《百年孤独》出发 (9)

摘要: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经典著作《堂吉诃德》作为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墨西哥作家富恩特斯甚至称“所有的小说都是《堂吉诃德》主题的变奏”。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就包含着对“《堂吉诃德》主题变奏”的回应。本期报告中,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马尔克斯授权版《百年孤独》译者范晔通过对《堂吉诃德》和《百年孤独》的平行对比阅读,向广大网友阐释了塞万提斯的写作特色及终极理想,并简要介绍了《堂吉诃德》诞生的时代及文化背景和传播接受史。

再往下看,封面中间占主体位置的是一幅图,我们称为徽标(EMBLEMA),这个跟西方传统的纹章学有密切关系。很多古代文本把纹章缘起追溯到亚历山大时代或《伊利亚特》中的人物,但实际上现在学界研究认为,纹章的兴起应该是在12世纪的上半叶。可能大家在看美剧的时候,里面有骑士决斗的情景,那些骑士都有自己的家族,每个家族有自己的纹章,比如狼、狮子、毒蛇,什么样的都有。当初为什么会有这种设计?骑士决斗的时候不说武装到牙齿也是全副武装的,包括他们有一个面甲,当戴上面甲时从外表是看不出真容的,那我们怎么去辨认呢?大家都一样穿着铠甲,就出现了对纹章的要求。每个家族设计一个自己的纹章,我们就能辨别出这个骑士的身份。后来发展到很多种贵族或大家族都有自己的文章。但这里大家要注意,《堂吉诃德》封面的纹章其实跟作者塞万提斯本人是毫无关系的,实际上是印刷小说的印刷厂的商标。

6

如图所见,徽章的中间主体部分是一只猎鹰,它站在一只从烟雾中伸出的手上。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像一个大球一样的,其实那是戴着铁手套的一只手。仔细观察,这只鹰实际上不是睁着眼睛的,它戴着眼罩。中世纪的西方贵族非常喜欢用鹰来打猎,猎鹰术非常著名。猎鹰不可能随时保持在一种战斗的状态,所以平时不打猎的时候会给它戴上眼罩,要放它打猎的时候再取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图上的鹰戴着眼罩。鹰脚下还有一只狮子,它不是一般的狮子,而是趴在那正在沉睡的狮子。狮子的眼睛被涂成黑色,有人说它可能是一只失明的狮子,这个可能性不大。之所以把眼睛涂成黑色是想说明它睁着眼睛。这源于中世纪西方对动物的传统认知或预言传说,当时的人有这样一种信念,狮子睡觉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所以虽然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但是睁着眼睛。

看了图片的部分再看铭文。图片周围有一圈拉丁文的铭文:POST TENEBRAS SPERO LVCEM,大意是我期待黑夜之后的光明。这句铭文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句格言,出自拉丁文的圣经,在《圣经旧约》里《约伯记》第十七章第十二节,在其他商标或者文学作品里面都有出现过。《堂吉诃德》第二部第六十八章里堂吉诃德也引用过这句铭文来鼓励桑丘重新打起精神来。在《堂吉诃德》的中译本中,这句话被翻译成“黑暗过后光明在望”。

封面最下面是“准予刊行”字样的批注,再往下是发行地点马德里,一个人名胡安·德拉·古埃斯塔,这个人是印刷《堂吉诃德》的印厂负责人。当时那么多印厂里有那么多人,只有他的名字被人们记到今天,就是因为他印刷了《堂吉诃德》。根据考证,他大概生于1579年左右,于1599年到马德里的印厂工作,1604年接管了印厂,刚好是《堂吉诃德》第一部印制的时候。据说1607年的时候,他离开马德里出走了,原因可能是因为和别人有些经济纠纷,去躲债。至于是不是跟塞万提斯出现了经济纠纷呢?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不是,因为后来出版《堂吉诃德》第二部的时候,封面上仍然出现了他的名字。如果他们之间有纠纷的话,按理塞万提斯不会再让他印刷自己的第二部。当时那个印厂是马德里第二大印厂,有二十个工人,如今曾经的印厂已经成了塞万提斯学会,就在Atocha大街87号,今天还可以去参观。

其实当时的印厂也是可以参观的,因为西班牙接受活字印刷术是比较晚的,那时候活字印刷对人们来说还是比较新奇的事物。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当时的印刷厂可以参观呢?在《堂吉诃德》第二部第六十二章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就进了一家印厂去参观,他没有看到关于自己的书,但看了其他的书,然后还发表了一篇很著名的关于翻译的议论。比如他看了一本意大利文的书,翻译成西班牙语要怎么翻,就此发表一些感慨。现在大家常常把这一段拿出来谈论塞万提斯的翻译观,他说:“翻译就好像是一幅壁毯,正面看颜色非常鲜艳,花样非常鲜明,但是你给它翻过来看的时候,虽然花样还是那样的花样,但是整个的纹理色泽都暗淡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其实不仅局限于翻译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内。前面我们说《堂吉诃德》自称是一部译文,同时也就是意味着《堂吉诃德》把自己当成了壁毯的反面。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暗示呢?实际上塞万提斯是在质疑小说文体甚至是语言文字是不是真的能够真实地传达现实。书本所宣称的现实或者我们每个人宣称的现实是不是真的、唯一的现实?这恰恰是《堂吉诃德》一以贯之的一个主题,即使在一个小小的参观印厂的情节里,也有对翻译的高论,也能够从中看到对主题的反应。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