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和反映着不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精华,在社会上获得普遍认同,并成为家庭文明建设的基本准则。...[详细] 时间:2017-02-09 09:46 查看:1395次 标签:于永军家庭价值观家风中华民族
当节日中对人伦亲情的留恋成为习惯和传统,那就形成了文化。中华传统年节习俗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虽然未必强烈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潜移默化地产生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详细] 时间:2017-02-09 09:27 查看:1576次 标签:李汉秋传统节日文化春节
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就没有升华我们精神意趣、美化我们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就不能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民族血脉的永续发展。...[详细] 时间:2017-02-09 09:22 查看:888次 标签:陈学凯传统文化民族复兴软实力
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且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并破解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有今天的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以非常醒目的语言强调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17-02-09 09:10 查看:853次 标签:李君如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治国理政
今天的文化建设,需要多一些“历史耐心”。让今天的文化成为明天的传统,这是必须的胸襟和气度。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面对网络世界的洪流,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详细] 时间:2017-02-09 09:00 查看:369次 标签:历史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文艺工作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审视文化改革创新工作,二者之间呈现出辩证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文化改革创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文化改革创新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创新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要以文化自信为指引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详细] 时间:2017-02-08 13:29 查看:1021次 标签:储著武文化自信创新互联网
贾岛早已远去,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所昭示的创作态度并未过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详细] 时间:2017-02-08 09:20 查看:1098次 标签:王宏林贾岛送无可上人诗词艺术
《意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概括总结了几年来的宝贵实践经验,为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举措。...[详细] 时间:2017-02-08 09:17 查看:869次 标签:仲呈祥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遗产
哲学家认为,内在的文化、意识,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需要回溯所从来处,开掘精神的河床、寻找心灵的原乡,最终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详细] 时间:2017-02-08 09:09 查看:452次 标签:历史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时期建设的先进文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而且应该懂得文化自信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在当代中国社会,要培育人民的文化自信,应继承和发扬革命...[详细] 时间:2017-02-07 13:52 查看:4587次 标签:陈先达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爱国主义
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背后不仅有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更在于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春节所蕴含的人文观念,如“家庭”“团圆”“喜庆”等,不仅是中国人所坚守的文化价值,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所推崇。...[详细] 时间:2017-02-07 09:36 查看:658次 标签:胡明欣春节国际化法定节假日
党员干部不仅要严守党纪国法,还应像周恩来、郑培民那样,制订严格家规,以管好家人,约束自己,互相监督,当好人民的公仆,不把公权变私器。...[详细] 时间:2017-02-07 09:33 查看:775次 标签:陈鲁民家规家风党员干部
千载而下,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早已不复旧貌,“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诗句却依然掷地有声。一代代有勇气、有远见的改革者常喜欢吟咏这句诗,因为他们总能把一时的困难看作“浮云”,也总能望见浮云之外的美景。...[详细] 时间:2017-02-07 09:11 查看:581次 标签:方笑一登飞来峰改革高瞻远瞩
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从基础研究扎实做起,充分利用文献、文物资料,加强田野调查,对传统文化多一点儿“同情之理解”,跳出模糊不清、大而化之的老调,更为理性地探寻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详细] 时间:2017-02-07 09:03 查看:559次 标签:杜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物
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详细] 时间:2017-02-07 08:50 查看:443次 标签: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春节家庭
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7-02-07 08:44 查看:1068次 标签:中宣部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为文艺创作补钙壮骨、益气养心,使其具有鲜明而顽强的民族精神独立性,充分发挥其振奋民族精神、助力民族复兴的作用和力量。...[详细] 时间:2017-02-06 09:14 查看:1142次 标签:马建辉文化自信文艺传统文化
为官当修官德,官德养于平日,平日重在家风。为子孙计深远久长,不仅要严格要求子女,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详细] 时间:2017-02-06 09:06 查看:765次 标签:牛冠恒传统文化家风治国理政
2000多年来,时代更替,传统文化却拥有一个不变的民本结构,那就是以天为则、以史为鉴、以民为心,正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强劲复兴,从华夏民本思想中吸收有益元素,建立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文明,此其时哉,正其宜也。...[详细] 时间:2017-02-06 09:05 查看:689次 标签:时亮民本思想治国理政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追求“天下大同”,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履行“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使命,体现了对人类福祉的终极关怀。我国古人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详细] 时间:2017-02-06 08:59 查看:736次 标签:邢丽菊中华文化文化自信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