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当中具有基础性、稳定性,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部分。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发挥着主心骨和指南针的作用。可以说,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成熟和定型的标志。...[详细] 时间:2015-06-24 09:52 查看:751次 标签:王秀华核心价值观基础工程中国梦
历史厚重不容轻佻消费,英雄神圣不容恶意诋毁。只有记住那些不朽的名字,追求那些伟大的灵魂,历史的底蕴才会更加厚实,文明的根基才会更加坚固。...[详细] 时间:2015-06-23 09:02 查看:253次 标签:精神英雄消费历史虚无主义
让精神家园枝繁叶茂,“修枝打药”不能忘。花草树木修枝打药才能郁郁葱葱,人生路上改正不足才能行稳致远。面对缺点和不足,要有正视和改正的勇气。...[详细] 时间:2015-06-23 09:00 查看:366次 标签:崔洞庭精神家园三严三实理想信念
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陕西历史文化,倍加珍惜陕西的文化资源和优势,用新的视角开掘历史、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展示我省丰厚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时代赋予兵马俑的独特荣耀。...[详细] 时间:2015-06-19 13:50 查看:206次 标签:贾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中国文化
节日的商业功能并不能因此掩盖其文化意义与教育功能,节日是社会文化整合与文化再生产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本质功能,是通过“礼”的形式塑造与传承着本民族的价值观念。...[详细] 时间:2015-06-19 13:48 查看:211次 标签:储殷传统节日端午节爱国传统文化
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具有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意义。首先,科学无神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基石,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科学无神论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最后,无神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倾向...[详细] 时间:2015-06-19 10:52 查看:613次 标签:杨俊峰无神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儒学思想
节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往往起于节气农时,后经人文意义的附会叠加,逐渐敷衍成具有精神内涵的民族节日。一个民族之所以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魅力,概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详细] 时间:2015-06-18 10:10 查看:316次 标签:刘巽达端午节节俗文化民族文化
对于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有充分肯定中国成绩的声音,也有对中国抱有疑虑和偏见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应着重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公信力,加大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详细] 时间:2015-06-18 10:08 查看:206次 标签:史春林中华文化文化繁荣公信力
文化和价值观通过传播才有影响力,传播能力与文化、思想的力量相辅相成。我们文化影响力不足,与我们的传播理念和传播能力也有密切关系。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表述载体。...[详细] 时间:2015-06-18 10:02 查看:680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文化
作为文明国家的先祖,华夏先贤为人类生活方式提出过整全的意义体系和几种最基本的可能性之一。这样的文明体系只有不多的几个。中华文明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人数最多、历史最久远、历史连续性最强的几个文明体之一。 ...[详细] 时间:2015-06-18 09:49 查看:394次 标签:柯小刚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
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不仅在古代的东亚世界广受认可,在当今时代的国际关系、社会治理以及公民道德修养等方面,依然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文明中的传统价值观中汲取丰富营养。...[详细] 时间:2015-06-17 14:46 查看:445次 标签:陈华文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道德建设
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华文化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特征。...[详细] 时间:2015-06-16 14:41 查看:217次 标签:刘梦溪中华文化儒家文化黄河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为我们凝聚人心、奋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详细] 时间:2015-06-16 09:57 查看:519次 标签:景俊海传统文化中国梦习近平讲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能简单理解为只鼓励现实题材,忽视历史题材。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历史题材承载着历史警示、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反思,积淀了深厚的人民的实践和认知。...[详细] 时间:2015-06-12 15:05 查看:626次 标签:徐粤春文艺创作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价值网络文学
已经有无数的国人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在接触到多元的世界文化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世界对于中国的瞩目,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与吸引力。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许多人的心中逐渐形成。...[详细] 时间:2015-06-12 15:02 查看:214次 标签:呐言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标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差异化竞争合理布局文化产业集群,突出创业导向、富民导向,形成拳头产品、知名品牌,提高整体竞争力。...[详细] 时间:2015-06-12 14:56 查看:175次 标签:潘时常文化产业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升级文化竞争力
文化的多样化、碎片化、即时性、易碎性、异己性等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深切渴盼。只有广泛传播具有较高认同度的文化并让其成为主流思潮,才有可能维护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发展。...[详细] 时间:2015-06-12 09:43 查看:383次 标签:施保国文化观文化精神意识形态
只有与时俱进,追求当代题材和实用价值,“非遗”项目才能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大潮中,挖掘其自身最精彩神奇和独一无二的东西,把优秀厚重底蕴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出来,从而找到为现实服务的最大优势。...[详细] 时间:2015-06-12 09:25 查看:145次 标签:王洪非遗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家富强安定,须以家庭和睦、家风仁厚纯朴为基础。注重家风家教,将有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详细] 时间:2015-06-11 09:13 查看:313次 标签:蒋英家风核心价值观家庭建设
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反映着不同文明之间和同一文明内部的交往,反映着物质、精神、制度、生态等文明的交往关系,反映着人类对真、善、美良知本性的弘扬。它强调“联系”反对“隔绝”,关注“变化”反对“僵化”,主张“整体”“和谐”,并把这些哲学概念化为“交往”“互动”,...[详细] 时间:2015-06-11 08:59 查看:347次 标签:彭树智人文精神历史观念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