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引入一些道德行为标准,或许便于宣传,却无法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只有促使人们对这个以“盈余”为特征的时代展开内心深处的反思,我们的道德建设才能有实质的成效。...[详细] 时间:2015-07-15 14:17 查看:240次 标签:常江德性道德建设修养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又要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详细] 时间:2015-07-15 14:08 查看:250次 标签:吴潜涛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详细] 时间:2015-07-14 14:44 查看:192次 标签:“十三五”文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体现为文化现代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详细] 时间:2015-07-14 10:27 查看:471次 标签:林坚文化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在交互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要分清哪些东西属于“文化之根”,哪些东西属于“文化之果”,从而知道哪些东西只能属于“小空间”,而哪些东西则可以属于“大空间”。也就是说,由于任何特定的具体文明,都在它的特定起源之处,有其独特而隐秘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根源,所以,在这...[详细] 时间:2015-07-13 13:44 查看:596次 标签:刘东国学文化开放
抗战文艺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率众之旗”,成为具有杀伤力的“真刀真枪”,就在于它的内核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这种民族精神如同不变的血脉基因,成为军事文艺生命伟力的源泉。...[详细] 时间:2015-07-13 09:36 查看:791次 标签:民族文化抗战文艺强军
在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中性智慧是最为丰厚的资源,亦可说是中国人独具特色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都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以至将其升华为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中庸”“中道”“中和”,这些概念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详细] 时间:2015-07-13 09:01 查看:320次 标签:邹广文文化中性思维平衡
拜人民为师,做人民的学生,必须诚心诚意。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这种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必须发自内心,体现在创作实践之中,把从人民那儿学来的东西转化为优秀的文艺作品。...[详细] 时间:2015-07-13 08:40 查看:472次 标签:马建辉延安文艺座谈会群众工作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详细] 时间:2015-07-10 13:26 查看:533次 标签:李雄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
改革是一块硬骨头,改革的艰难对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继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勇涉险滩不退缩,甘涉险滩不后悔。...[详细] 时间:2015-07-10 13:06 查看:673次 标签:严春红法治德治全面深化改革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通过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实现的。对于那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之提供渠道和平台,该管的要管起来,违法的要依法查处。只有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才能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凝聚最大共识。...[详细] 时间:2015-07-10 13:04 查看:903次 标签:孙洪敏经济发展经济新常态意识形态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个性化十足的社会必然更加需要依靠“和而不同”的思想来包容,用中庸的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保留“不同”的基础上达到“和”的目的,求得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详细] 时间:2015-07-09 15:05 查看:446次 标签:王新陆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要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实现重点突破,促进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详细] 时间:2015-07-08 10:29 查看:464次 标签:雒树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核心价值观基层
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德可赅立制”,可以理解为是在“正德”的统率下解决“立制”的问题。儒家的经书之所以讲上古历史是从尧舜讲起,就是因为尧舜“克明俊德”“克谐以孝”,由此树立了“内圣外王”的典范。...[详细] 时间:2015-07-06 13:37 查看:334次 标签:李存山传统文化建章立制中国文化
中国要革命,要变革,要走出民族存亡绝境,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15-07-03 08:54 查看:1269次 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在中华文明进入转型关键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顾费孝通对文明总体转型的思考,从中寻求当代中国转型的思想养分。...[详细] 时间:2015-07-02 14:05 查看:456次 标签:潘建雷中国转型近代改革
文化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由文化内核和文化形式构成。文化内核就是文化精神和文化观念,亦即我们所说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形式就是表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可分为两大类:纯文化产品和文化衍生品。...[详细] 时间:2015-07-02 13:59 查看:486次 标签:范莎莎文化软实力国际经验习近平重要讲话
以问题为核心面向大众,吸收基层的思想和语言,提炼出贴近群众的日常语言,增强理论成果表达和问题解释的通俗性,避免政治化、空洞化话语。...[详细] 时间:2015-07-02 13:35 查看:326次 标签:吴学琴话语体系理论自信中国价值观念
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是要通过对外文化宣传、交流和贸易等途径,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详细] 时间:2015-07-01 09:50 查看:185次 标签:徐世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应加强对主要群体的分析研究,分析其特点、群体间关系、不同群体价值观建设的难易程度等问题,坚持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处理问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有效性。...[详细] 时间:2015-06-30 10:11 查看:770次 标签:双传学核心价值观行业规范区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