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重启

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重启

投融资体制改革必然伴随铁路整体改革进程。应改变目前以铁道部信用为主的政府渠道融资模式,打开市场化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流入。

12月16日晚间, 北京西山脚下一家酒店内,觥筹交错,随着今年第四期300亿元铁道债顺利发行,曾令各界错愕的铁路债务难题似已化解,相关各方轻松的举起了酒杯。但短期救急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解困机制的真正建立,相关改革仍待深化。

在经历了近年的大跃进后,截至今年9月30日,铁道部负债率达59.63%。尽管“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有望缩减至约2.5万亿元,但每年5000亿元的投资计划及1000多亿元的债务利息,依然令铁道部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银行停贷、债券利率走高,市场的质疑令铁道部在借助政府信誉广征援手后,再度启动改革——各路局大站段拆分、内部职能机构撤并,以往分散于不同部门的投融资管理工作,将以新增的处级职能机构具体统领。

一度因“刘志军案”和“7·23事故”被中断的改革,终在今年底得以继续。扩大路局市场主体地位,投资主导权下放地方,融资手段进一步向市场化回归。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必然伴随着铁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当前以政府渠道、铁道部信用为主的融资模式,必然不能满足后继资金的筹措需要,应充分打开市场化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流入。

铁路大跃进实为中国诸多经济领域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推手依然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随后而来的改革则呈现“困境倒逼”模式。在市场化改革启动30年后的今天,改革的延续仍要靠困境倒逼推进,这值得我们深思。

好在改革依然继续。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市场多一些信任,将过多的政府主导适度让位于更多的市场主导。具体到铁路投融资,则应当借市场化融资手段建立起真正的财务约束,实现铁路建设的理性投资和资源的高效配置。

——编者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