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重启(12)

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重启(12)

但当时的铁路投融资格局决定了,单靠铁道部筹集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几乎不可能。

2005年以前,地方铁路(包括合资铁路)以地方出资为主,铁路部门的投资权也分散在各个路局。为解决铁路建设资金需求,刘志军在2005年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将各路局的铁路建设权、资金分配权等统统上收至铁道部,铁路部门自有资金由铁道部统一调配,实行高度垄断。

与此同时,铁道部开始探索市场化融资渠道,扩大了铁路债券和中长期票据发行规模,扩大了外资规模;同时推动股改上市,利用铁路上市公司平台扩大融资等举措。

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行了仅四年,便因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调整。为应对危机,国家扩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保增长”,将原定的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10万公里的目标更新为12万公里以上,这直接导致铁路实际建设速度超出预期。

随着铁路建设的狂飙突进,铁道部借款不断增加,负债规模攀升。截至今年9月30日,铁道部总资产3.74万亿元,总负债2.23万亿元,负债率达59.63%。而从三季报来看,36家与高铁相关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合计达2491亿元,主要应收账款来自铁道部,这比2010年底增加641亿元,这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2011年,国内货币政策从紧,部分金融机构的贷款承诺并未如期兑现,最终导致铁道部资金告急。新一轮资金困局,促使铁道部实行放权改革,扩大路局市场主体地位,投资主导权下放地方。在坚持上轮改革所奠定的市场化融资手段的大方向基础上,进一步理顺铁道部和地方政府间的投资关系,实现权责对等,完成深层次体制改革。

“近期可以通过部省合作、政府参与、政府信用、大额融资争取到更多资金来发展,但是这种模式不能解决铁路的长期问题,在铁路经营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大额融资是不能持久的。”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刘斌告诉《财经》记者。

从中长期来看,要解决债务问题和铁路长期发展问题,就要把铁路行业做成一个经营性或有一定盈余的行业,能够承担一定负债,需要进行铁路体制改革,否则投融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治。

在刘斌看来,铁路改革首先是政企分开改革,把政府职能和经营职能分开;其次是铁路资产重组改革,这可能需要经过好几轮才能完成。至于调整成区域公司、干支分离,还是客货分离、成立专业公司,并不是最重要的。“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企图通过最优的一揽子的改革方案根本做不到。”刘斌说。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