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农民工:面临边缘化的尴尬群体(5)

新一代农民工:面临边缘化的尴尬群体(5)

 

尽管外面漂泊的生活让刘健满腹牢骚,但他表示即使这样,他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你看看现在留在农村的都是什么人?都是老年人,要不就是小孩子,跟我同龄的基本都出去了,我要留下来的话连说上话的人都没有。”当年跟他一起上小学的同学除了一两个继续上大学外,其余的都外出打工了。他们这些年轻的打工者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但回来后都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打台球、上网、唱歌。在他们看来,只有跟这个圈子里的人才有共同话题,而其他人都是不了解他们的。

穿着光鲜亮丽的他们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各种现代化产品,对就在离家不远的庄稼地已经非常陌生了。在他们看来,很难想象自己现在跟父辈一样回到田地里重拾锄头。面对全村整齐划一的田地,刘威甚至都不知道哪一块是他家的。

刘金洲的父亲在外打工多年,他自己对于多年没有从事的田间劳作也已经有点陌生了,“我们从小都是没办法才干农活的,现在的家长哪里舍得让孩子下田呢?孩子连韭菜跟稻子都分不清,让他们靠种地生活是不可能的,那肯定饿死了,还不如出去打工。”

常年接受城市文化熏陶的他们已经慢慢地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了厚重的隔膜,穿着时尚前卫、花钱大手大脚的他们已然成了村里人眼中的“另类”,而村里人将终身束缚在土地上在他们看来也是十足的“思想落后”。

除了不会干农活这一实际的限制外,他们也觉得在外打拼那么长时间最后再回到农村“面子上过不去”。“农村跟城市不一样,这里每个人都认识,不像城里人关上门谁都不认识。认识了就会互相比较,看谁混的好,混的好的人人竖大拇指,混的差的就在背后指指点点。你在外面打工十几年,最后还是回来种地,就算人家什么都不说,你自己脸上也挂不住。”刘健十分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这让他很痛苦,他曾经想过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最后还要面对别人的指摘。

【调查】第三代农民工已“无家可归”?

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初步演化成了三代农民工群体,而当前三代农民工代际转换方式的改变,已经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尽快化解这些矛盾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工作。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