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因为其他途径的出路越来越窄,就只有靠上大学了。农村孩子只有上了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城里人,才有可能有体面的职业。否则他永远只是农民工,即使在城里工作很多年,他们还是不行,很可能他的孩子将来还是农民工。
城里的孩子千方百计也要上大学,因为现在做什么都讲学历。前年我们图书馆要招古籍修补人员,人事处说要本科毕业,我说要本科干什么,中专就可以了,后来我让步说大专。修补古籍难道博士修得就好吗?很多以前没有文化的,修补得也很好,现在希望他有一点文化,专科就够了嘛。现在没有大学文凭,寸步难行。我们图书馆一个干得很好的小伙子,就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不能转正。
现在如果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境遇,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学。大学一多,就必须要名校,于是现在招工就看211、985大学。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简单把教育当作一个权利,而是将教育作为一种个人的出路,但这个出路又是有限的,到2020年也就只有30%多。如果这个社会的青年都已经合理分流了,最后剩下的30%多准备上大学,而他们又很明确自己是要上应用型大学还是要继续研究等等,这样继续地分流,大学就没有压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实行各种考试的方法,可以自主招生,也可以全国统一招生,否则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解决青年的出路问题,不是大学的事情,而是政府、社会的事。社会解决好这个大的前提,使青年人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找到不同的出路,才能够保证各级学校是良性竞争,也能保证各种人才得到发挥,也能够使学校、老师尽心尽责让孩子成才。一味将社会的责任推到学校,这对政府来说是不负责任,对舆论来说是误导,对家长来说加重了不必要的负担,对孩子来说扼杀了个性,迫使他们走这样一条独木桥。我认为这才是中国教育的实质问题。
社会不能过度干涉教育
教学是一个人对人的艺术,是因人而异、因校而异的。世界的一些名校,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规矩,社会用不着去干涉,学校如果什么都被社会干涉,那这个学校是办不好的。现在我们校长规定学生不许带手机,马上报纸就要讨论,只要家长、学生签字同意,不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学校就可以做,形成自己的传统。
韩国到现在为止,还允许老师体罚学生,一般是打到初中,高中就不打了。日本规定,幼儿园、小学、初中,哪怕是冬天,女孩子一律穿短裙,男孩子穿短裤。到高中,才可以穿长裙、长裤。我看小孩子的小腿都冻得发紫,规规矩矩还在那里,这些都是有规定的。
现在有人说研究生招生面试不公平,但不是由老师说了算,难道你说了算?如果这个学生我觉得不需要,怎么能够带好?如果你不相信我,送孩子到我这干什么?现在片面要求社会公正一定要由教育来体现,根本不尊重教学的规律,让教育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任务,那么中国的教育是办不好的。
近年来,又加上了一些民粹化的成分。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更起了误导的作用。比如说不能让一个农村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了大学。我认为应该跟大家讲清楚,现在大学还不是义务制教育,不是免费的,所以农村孩子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可以考虑先工作,今后有条件再上学,或者你的表现特别好,争取拿到奖学金,还可以劝他选择上免费的,或者是少交学费的,比如师范。
一度很多人批评大学圈地借钱,圈地其实是地方政府利用大学达到它的目的,名义上给大学圈地,趁机旁边留一块建房子。复旦大学现在有一个江湾校区,近3000亩用地,原来是飞机场,现在报废了,地方政府一定要给复旦,果然不久我就看到房地产兴起了,打的广告就是“与名校为邻、与书香结伴”,这里的房价就带动起来了。借钱则是有领导出的主意,说银行那么多钱贷不出去,贷给大学,这是优质资产,大学借了钱就搞建设,招生之后收学费还钱,这是赖不掉的,实在不行政府会帮助他们埋单。当时报纸上骂吉林大学负债40亿,我就写了一篇评论说请政府派人查一下,这中间有没有贪污腐败、渎职和挥霍浪费,有的话就要处理。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这就是为政府分担困难,那政府不埋单谁埋单?等到真借了钱招生之后,大家骂学费交不起,所以就限制学费,钱就还不了了。大学如果想圈地借钱,地方政府、国有银行不同意怎么可能呢?怎么都变成了大学的事情了呢?
再比如学术腐败。所谓的学术腐败是利用权力、金钱、社会地位去谋取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今天研究生抄袭别人的文章,老师为了职称将别人的文章改一改,其实都不是学术腐败。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被抓后我写过一篇文章,王益原来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他做了国家证监会副主任后,在两年之内拿到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人在北京,学位在西南,从历史学转为经济学,而且比一般人快两年。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呢?这才叫学术腐败!多少高官都是异地拿学位,而且有的根本就跟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刚才说的教师、学生的行为是学术不端,也是应该纠正的,但是这跟利用职权谋私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应该明白中间有一部分还是制度造成的。现在规定硕士生一定要发表多少文章,而且必须是在核心刊物,甚至是权威刊物上发表。中国有多少核心刊物、权威刊物,全部给硕士生发表都不够,何况还有老师要发表文章评职称。这样的情况,根子是在学校吗?光靠学校是解决不了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