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新政五年“回头看”(7)

绩效工资新政五年“回头看”(7)

好政策如何“事半功倍”

一项好的政策不仅要制定设计好,更在于很好地执行和落实,否则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而一项好政策的实效,还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各地普遍有效实施了绩效工资政策,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一些地方受多种因素制约,教师收入和绩效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政策宣传必须入脑入心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有效实施,促进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了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一些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误解,把绩效工资政策理解为涨工资,当询问在绩效工资政策中最关心的方面时,教师表示,最为关心的还是工资能增加多少,其次是教师工资是否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以及绩效考核的具体程序。课题组认为,对这种认识误解,首先一定要让教师准确理解绩效工资政策的特殊背景和价值追求,才能有效地推进该项政策。

并非“经费保障以县为主”

绩效工资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之一是绩效工资经费有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照国家三部门文件规定的“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模式保证,足额纳入预算,及时拨付到位。但在实践中,这种财政责任重心层层下移的策略使得财力薄弱的县实施绩效工资政策非常艰难,出现绩效工资政策落后、滞后及低水平运行的情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和绩效工资都相对较低。为了保障绩效工资的顺利实施,一些地方甚至是靠贷款或靠上级财政调度资金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资金还需要另想办法,很难做到足额和及时拨付。将“管理以县为主”直接转化为“经费保障以县为主”,显然会影响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顺利实施。如何保障欠发达地区的绩效工资经费,值得关注。

考核过程要提高教师参与度

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越民主、公开,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越支持,其效果作用越好。数据显示,一些教师认为绩效工资政策对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起着反作用。比如教师最为关注的就是普通教师与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的差距,认为校长制定的政策偏向于有行政职务的教师,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的教龄、职称和学历普遍较高。调查中当请教师们对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按照从高到低排序,结果次序依次是校长、毕业班班主任、班主任、毕业班教师。可见,现实与教师们的日常感受还是存在差距的。因此,如果加强教师对绩效考核过程的参与度,可以消除教师们在主观上存在的偏差。否则在不了解其他教师工作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单纯比较教师之间的绩效工资肯定会存在偏差,也会无形中促成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的负面情绪。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