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乎中国文化领导能力的强弱(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乎中国文化领导能力的强弱(5)

(二)拟态环境的自我实现性会加重现实中的危机

虽然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点通过催生“扯淡”与“奇观”,夸大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崩盘”的危机烈度,但对这种拟态环境仍需保持警惕,因为拟态环境有自我实现性。

1.“奇观”式表达的副作用

劳拉·穆尔维指出,“奇观”具有一种“离间”力量,[24]即通过突然打断叙事的“越轨”行为,使本已通过移情作用被带入故事角色的旁观者抽身出来,以一种“目击者”式的批判眼光重新审视一段习以为常的“标准故事”,并解构深植于标准故事中的道德主张与价值尺度。

“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虽然叙事发生在变动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之中,但其中却存在抽离了时间和空间的稳定结构——“标准故事”,如正直的弱者战胜邪恶的强者、美女跨界嫁给英雄……凡此种种。这些“标准故事”之中暗藏着人们的心灵秩序(如对真善美的向往)和上帝秩序(如因果报应),它承载着一个族群最重要的是非观念、道德主张和价值尺度,而这些都是人类文化中极其稳定的意义结构[25]。奇观是一种未被驯化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突然打断叙事的“越轨”行为,使本已通过移情作用被带入故事角色的旁观者抽身出来,以一种“目击者”式的批判眼光重新审视一段习以为常的“标准故事”,从而使人们跳脱成见的框架,解构凝结于“标准故事”中那些稳定的意义结构,对某些早已令人麻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但问题是,奇观无法把控意义重构的方向。

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等价值追求沉淀于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它凝结于古老的寓言(民间标准故事)里,并通过代际间的传诵,融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然而,在对“小悦悦”事件以及多起“扶老人反遭讹诈”事件的传播中,网民打破与颠覆了对“好人有好报”、“助人为乐”等标准故事的结构;在“东莞扫黄风波”中,“东莞挺住”、“东莞不哭”、“这一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等奇观式表达又通过戏仿主流媒体报道灾难时常用的文体,解构了“扫黄”标准故事中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范型,同时隐晦地对灾难报道形式化、煽情化的现象进行了嘲讽。

这些潜藏着巨大传播势能的奇观式信息的确突破了“社会部落”(社会化媒体上基于关系链条形成的小圈子)的层层围墙,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实现了广泛而全面的覆盖,消除了人们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困境的麻木,使人们以一个旁观者的批判式眼光重新打量我们处于转型阵痛中的社会价值体系。可是“奇观”的另一方面也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了出来,这种未被驯化的吸引力促使着人们批判、解构了那个残影式的传统价值体系,但在价值体系重构方面的引领力量缺位,却加剧了价值观危机,大大削弱了价值观对现实行动的规约力。

2.“扯淡”现象的副作用

法兰克福在《论扯淡》中直言:“就影响效力而言,扯淡远比说谎更严重,是‘真实’更大的敌人。”[26]因为谎言是真理的对立面,但其在反对真理时是严肃的,而扯淡根本无视真理,根本不在意真理是什么,甚至不承认存在真理。做任何论断时只想着这场合适合说什么,而毫不在意所说内容的真假。扯淡不仅是反真相的,而且是反价值的,它会消磨掉人类严肃说出的各种价值,进而解构各种具有价值的事情和生活[27]。这才是扯淡的最大危害。

当然,生活中需要扯淡,扯淡必将是社会化媒体“话语生态”中的常态。“街谈巷议”式的言论在社会化网络上不可能杜绝,价值观扭曲的“杂音”也不可能完全消弭。但关键是,扯淡必须有界限。在严肃的问题上进行貌似严肃的扯淡是可怕的,它会毁掉精神和情感[28],导致蒙混、敷衍、推诿,以及对风险、责任、法规的扭曲[29]。因此,需让网民知晓其在严肃问题上扯淡的危害,即使不能杜绝这类言论,也至少使那些自我定位为有良知的公民们不能在发出或转发类似“东莞挺住”等言论时仍旧毫无道德负担。

3.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形式易导致价值观危机的“横向积累”与“纵向积累”

社会化媒体极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使其能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覆盖。更重要的是,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功能,使网友能够在传播信息时对内容进行自我把关和二次创造。并在“粉丝”的关系网中实现快速的裂变式传播。这样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形式很容易导致危机的“横向积累”与“纵向积累”。[30]所谓“横向累积”指的是空间上、各种危机,尤其是同类危机在全球、全国各地反复上演,形成空间交错与迭加,从而汇聚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广的危机。所谓“纵向积累”指的是时间上,不同危机,尤其是相似危机事件频发,在公众群体记忆中完成纵向积累,并积聚到下一次的同类危机中再次集中引爆,从而加剧危机的烈度。

微博上网友的评论都会自然地联系到身边正在发生或过去记忆犹新的相关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将传统媒体无暇顾及的小事件与快要尘封的往事,揉进有潜藏巨大传播势能的源发微博内容中。危机在交迭的时空中大规模汇聚,并在基于“关注”功能的粉丝关系网中滚起了雪球,形成一个范围更广、烈度更强的危机。这一点在关于2011年9月《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的微博传播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所谓的“扶老人指南”本来只是卫生部发布的一个单纯的技术指南,但在微博言论的转发和再评论中,网友们联系起了身边正在发生的与回忆里一系列的“碰瓷”和“扶老人反遭讹诈”事件,使“扶老人指南”变成了政府用来应对社会道德体系崩溃的“敷衍决策”,卫生部因此变成了网民们指责谩骂的对象,中国当下的道德危机也被进一步激化。这一趋势发展到极致,甚至出现了在“外国小伙扶人反遭讹诈”[31]这一假新闻传播中,几乎所有媒体集体中招,舆论完全倒向真正肇事的外国小伙的“乌龙事件”。

此外,危机的“横向积累”与“纵向积累”还会因最新联系到的事实出现议题生命周期的延长。如果新近联系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则又会在危机的核心议题下衍生出许多同样具有传播势能的子议题,引发新一轮的舆论狂潮,使核心议题“高热不退”。

总体说来,微博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形式会使当下中国的价值观困境在社会化媒体的关系网中滚起雪球,最终在现实中演化成一场烈度空前、生命周期奇长的价值观危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