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存:中国古代诗词与中华民族文化(10)

摘要:中国是诗词大国、诗歌王国。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古诗词不但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同时也熔铸着岁月的苦难。中国古代诗词,特别是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盛传不衰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第三,体裁形式完备。形式既是内容的载体,又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形式的完备,是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诗歌有古体、近体之分。律诗“篇有定句 ,句有定字,韵有定位 ,字有定声,联有定对”,“五定”要求很严格的。

所以诗歌的创体创式,无计其数,到底有多少,数不清。词比较好统计。诗始于唐,盛于宋,又称“长短句”。清代万树编《词律》二十卷,收六百六十多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王奕清编的《钦定词谱》四十卷,收八百二十六词牌,二千三百零六种体式。就由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体裁形式是多么丰富。中国古代诗歌种类、体式繁富,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创新力的具体表现,不要轻看这种形式。   

第四,风格委婉含蓄。艺术风格是艺术个性的综合体现。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丰富多彩,而尤以委婉含蓄为主流。“温柔敦厚”嘛,这不仅与“温柔敦厚”的诗教相关,与人格修养、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密切相关,也与中国文化发展、文学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密切相关。咱们前面分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一直被誉为豪放词的代表,但其实最能体现委婉含蓄。通过缅怀周瑜,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可以说是深沉凝重,耐人寻味!

第五,审美崇尚自然。诗歌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必须给人以美的享受。诗歌作品蕴涵着浓厚的画面美,所以明朝时代唐诗如画,宋词如画成为一大文化现象。歌作品蕴涵浓厚的画面美、意境美、情趣美、语言美、结构美、音乐美、旋律美,七大方面有多种多层美学元素。大家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诗》“鸡鸣槡树颠,狗吠深巷中”描述的是乡村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纯朴。“停车爱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昭示的是深秋大自然优美景色的那种巨大吸引力。白居易的《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生动形象地描写和展示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无论展示什么样的优美,总的特征都是崇尚自然,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最后,以诗辅政传统。中国古代诗歌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先秦时期,诗歌是政治和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表达意愿、执政者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王官采诗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现象。先秦时期的典籍都有关于官府采诗的记载,所谓“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班固《汉书·食货志》也有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武帝时设立乐府,专门掌管采诗和音乐事务。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都简称为乐府。王官采诗制度,不但说明了诗歌在封建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民主元素。

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那么,这首诗是写的什么呢?是写景还是抒情?其实很多读者并不清楚。因为诗的画面感很强,如酒家、牧童、杏花,多么优美,历代不少画家根据这首诗来作画。但是,只要细心琢磨就会发现,大家知道这首诗的诗眼在什么地方吗?对,“断魂”是这首诗的诗眼,“断魂”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正确理解全诗原意的关键是在行人,“断魂”不仅交代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悲凉和凄迷,而且暗示了这是一首抒情为主的作品。这个关键词在哪里呢?关键字词在“行人”,“行人”不仅点明了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而且交待了其特殊的“行人”身份,他是“采诗官”一类的官吏。

“清明”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是祭祖的节日。而这位抒情主人公在这个时期,在这个特定的节日时间,不能和家人团聚,不能去祭祖,而自己在负责采诗。路上行人,这种特殊的使命,使得他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不能祭拜自己的先祖,所以他既思念自己的家人,又心情沉痛。他是“采诗官”一类的官吏,清明这个时候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雨纷纷”实际上就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诗人公务在身,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思念亲人和怀念祖先的情感,因为特定的时间与地方而爆发,想借酒浇愁。所以大家如果以轻快欢畅地诵读,那就曲解了诗的原意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