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脱皮”多了 群众脱贫快了(3)

干部“脱皮”多了 群众脱贫快了(3)

再访贵州月亮山区腹地苗寨

摘要:月亮山,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但在贵州,却是贫困的代名词。两年前,记者曾夜宿月亮山腹地苗寨,这里贫困程度之深令人震惊。近日,记者再次深入苗寨蹲点采访发现,当地干部扶贫更拼了、产业开始形成了、群众脱贫步伐加快了。

干部要脱“三层皮”

连日来,记者在月亮山区榕江县定威乡、计划乡以及从江县加鸠镇等地采访了解到,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等正在紧张施工中,各级帮扶干部正走村串户与贫困户一起谋划产业脱贫路。

“只有路通了,山里的群众走出去、外面的信息流进山,群众才能脱贫致富。”从江县加鸠镇党委书记周昌鸿说,在相关部门帮扶下,加鸠镇的交通瓶颈正逐渐打破。

产业路、通村路、“信息路”加快推进的背后,凝聚着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7月6日23时许,榕江县计划乡政府一至三层楼五六个办公室的灯都还亮着。旁边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更是灯火通明,4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准备第二天下乡回访贫困户的材料。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打印表格、整理贫困户档案这种工作只能晚上做。”正在打印贫困户材料的计划乡扶贫工作站人员杨芳利说。

“为了群众脱贫,我们干部要脱‘三层皮’。”吴建良说,一是“嘴要脱皮”,帮扶干部要反复向群众宣传解释各项扶贫政策;二是“手要脱皮”,要认真倾听贫困户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精准做好贫困户档案;三是“脚要脱皮”,要走到每一户贫困户家里,定好规划、研究好脱贫对策后,跟他们一起一步步去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