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为国家育“公能”英才(4)

日新月异,为国家育“公能”英才(4)

——南开大学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摘要:在这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南开大学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始终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校训,为培养公能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提升思政素质明教师施教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南开大学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更要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成为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导师”。

今年7月,36名南开中青年学术骨干冒着酷暑,前往西南联大旧址、云南省老山干部学院接受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学员代表、化学学院教授朱守非说:“我们深深被先贤志士的家国情怀所感动,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身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激励自己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

“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这是南开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南开,有一项由全校学生当“评委”的奖项——“良师益友奖”。这是已连续举办7届的评选活动,全体教师都把获得此奖视为“最高荣誉”。正如第7届获奖者、经济学院教授戴金平所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承担的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最后一公里’的使命。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更加重要。我们向社会输送的必须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红色力量’!”

一百年前的1917年,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始人张伯苓校长在给1917届南开中学毕业生的临别赠言中说,“今日正诸生立志之时”。在那届毕业生中有一位优秀学子,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立志要让“中华腾飞世界”,并选择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道路。他是所有南开人的光辉榜样——周恩来。

在2017年的南开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龚克请大家一同思索:南开是什么?龚克说,南开首先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爱国主义是南开人最宝贵的精神传承,南开大学在初创时期设立文、理、商三科,就是要“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1928年,南开更是明确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方针。今天,“服务中国”有了更具体的时代内涵,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