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国之重器,为国家战略集聚发展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西工大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肩负使命铸“国之重器”,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工大两次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褒奖。近五年来,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西北工业大学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学校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技术与整条生产线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60周年国庆阅兵和纪念建军90周年阅兵中,无人机方队全部由西工大研制生产。每每说到这些,西工大无人机所总工程师祝小平常会感慨落泪:“看到自己设计制造的无人机接受习主席检阅的那一刻,由衷地为我们国家骄傲,为西工大自豪。”
学校“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实现“一年三星”。2016年,该团队研制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搭载“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作为欧盟QB50计划的亚洲区总协调单位,2017年4月,该团队研制的“翱翔一号”立方星在美国发射升空,成为首颗通过国际空间站释放的中国卫星。
2016年,张立同院士团队“碳陶飞机刹车功能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前,张立同院士团队凭借“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该奖项连续六年的空缺。团队数十年磨一剑,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