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部长盛光祖4月份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五年,铁路基建投资规模确定为2.8万亿元。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认为,“十二五”期间每年基本建设投资5000多亿元是可行的,未来五年新建铁路3万公里,这其中普通铁路约2万公里,高速铁路约1万公里。根据不同类型铁路的地区分布、建设成本,新建线路的投资额度是可以匡算的。
李红昌分析道,修建普通铁路每公里需投资5000万元,2万公里即1万亿元;修建高速铁路造价每公里需投资1亿元,1万公里即1万亿元。再加上移动设备购置、枢纽建设、复线电气化改造以及其他配套设施,预计需投入5000亿元,共计2.5万亿元。
这与《财经》记者从熟悉铁路系统投资的人士采访所获分析基本一致。目前,“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尚未获批,其中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有望缩减至2.5万亿元,即每年投资5000亿元。
随着铁道部偿债高峰期从2014年开始,铁路建设资金吃紧将成为常态,一再缩减的投资计划依然面临筹资困境。有研究人员认为,铁道部面临的短期资金困局和长期债务危机双重压力,有望倒逼其实施更为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市场化改革重启
中长期来看,要解决债务问题和铁路长期发展问题,就要把铁路行业做成一个经营性或有一定盈余的行业
事实上,盛光祖担任部长后,铁道部即开始酝酿体制性改革。2011年6月8日,一份有关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确立国家铁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改革推进方案的文件,在铁路系统内部下发。
这份被简称为“67号文”的文件,详述了铁道部未来的改革大致思路,其中,大力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被列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根据这一方案,铁道部计划司、财务司、运输局、政法司、资金中心等部门将分别牵头研究改革措施,并于2012年实施改革方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