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香港大学荣誉研究员。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领导科学,领导人才研究,香港问题。在国家级及省部级报刊及海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二百三十余篇。参与撰写专著《领导干部的素质》、《毛泽东建党思想研究》、《中国20世纪通鉴》、《政治与传媒》、《执政党直面大众传媒等》、《领导干部应对传媒案例评析》等20余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去年都经历了中国和世界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换届,我们党的十八大。这次的十八大和十七大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中央的领导集体要进行一个集体的交接仪式,当然这个交接仪式是在全体党的代表的选举下进行完成。
那么这一次新的中央一上来,就是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中央的政治局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做出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样做就抓住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树立好党和政府的形象,凝聚起党心、民心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也充分地体现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要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端正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坚定决心。新的一届的中央上来之后,紧接着就是新年和春节,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届的领导 集体的成员都纷纷深入到各个地区、各个厂矿、各个农村,而且没有这种讲排场的送往迎来,深入到人民群众深处,进行很亲切的一些交流。
这次抓作风建设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个特点就是抓得具体。你看一开始做的规定,八项规定非常具体,摆不摆花,封不封路,会议怎么样去开,领导人讲话怎么去做,甚至一些很多具体的规定。以前没有规定过这么具体的内容。
第二,要求从严。从八项规定到现在,中纪委已经对违背八项规定的一些违规的行为,进行了通报和查处。这种通报和查处一共有六起,比如有公款的吃请, 也有借着开会的机会搞公费旅游,还有县委书记违规进越野车自己用,还有借着一个源头乱发一些补贴,另外也有,有的乡党委借着办公场地的搬迁摆宴席。这一次对于这样的问题都进行了通报和查处,要求很严。
第三,中央的领导率先垂范。这样的事例非常多。
为什么从作风建设开始入手呢?现在各个部门各个很具体的基层的党委党组织,很多来请我们去讲八项规定。有的认识到八项规定实际上是属于什么方面的问 题,有的提出来直接解读八项规定。那么我觉得要想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和八项规定相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问题,这个理论问题对于执政党的建设起着什么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上对这些理论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更自觉地践行八项规定。因此我们今天就从“改进工作作风,做好群众工作”这个角度入手,来谈一谈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一、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大局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大局。为什么说事关大局呢?因为大家知道,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个话最早是粉碎四人帮时期的时任中纪委书记陈云说出来的。陈云同志曾经在延安时期做了八年的中央组织部长,对于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工作、党的干部工作有过很多系统的精辟的论述。粉碎四人帮以后做中纪委的书记,他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理论,这个一直到现在也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
前年是建党九十周年,2009年是我们建国60周年。在建党90周年和建国60周年前后我们的影视传媒出了很多关于建国前夕和建党前夕的中国当时的时代社会背景的资料。大家能够看到,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四分五裂的局面,我们的国家,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军阀混战,各个政治集团竞相角逐,很多优秀的政治 人士在演讲的时候就被暗杀,而且还有外敌的入侵。也就是说中国屈辱的一百多年近代史证明了,中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面貌就焕然一新。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两次翻天覆地的巨大的变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对世界起到了一个积极的震撼:一次就是新中国的诞生,第二次就是邓小平做成了毛泽东晚 年想做没有做成的事情,找到了一条民富国强的路。
十八大的召开和两会的闭幕,使大家更紧地凝聚在新一届的中央周围,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化了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已经不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已经朝着这个愿望在一步一步地前行,一步一步地接近。那么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梦,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的领导,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政治集团的领导,我们的民族就会呈现一盘散沙。
那么近代史证明了,这支强而有力的政治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能不能在近年,在现在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把国家做强做大,实现中华民族 世世代代盼望的中国梦,重新走向世界的前列?因为中国曾经领先了世界14个世纪,是近170年以来才落后的。所以我不同意叫“崛起”,确切的词应该是“复兴”,“复兴”就是回归到原来的位置,现在我们正在这个轨迹上向前走着。能不能实现这个梦,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集团,而中国的近代史证明,这个政治集团非中国共产党莫属,那就是关键在党。
党能否担起历史重任的关键: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
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能不能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就看什么呢?就看我们党能不能制定出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第二点,一个是关键在党;第二个,党能不能制定一个正确的政治路线。我们大家都知道政治路线是什么?政治路线是党的学说中的一个名词,也是在党的学说中党的最低纲领。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什么?党的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最低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
那么这个基本路线已经制定了,制定了还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最低纲领,那么最低纲领下头还有一个什么呢?近期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纲领是一个体系,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近期奋斗目标,然后再细化到各个时期、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单位部门的具体的工作任务,乃至细化到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这是第二点,能不能正确地制定和执行。
正确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靠广大领导干部
第三,那么想要正确执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广大的干部。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靠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贯彻和执行我们的政治路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那就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在他的工作中体现出什么样的工作作风。
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到人心向背
从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样几个层次,最后我们党究竟做得如何,最终关系到什么呢?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也就是关系到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否发自内心的拥护中国共产党。你有没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贯彻了没有,在贯彻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说了一些什么,又做了一些什么,人民群众对这个满意不满意,关系到人心向背。
这个八项规定的提出只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并不是对我们全党的一个最高的要求的标准和一个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改进党的工作作风的第一步,第一步,一个起步,一个号令,一个开始。
2.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第一个大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有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层是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第二,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风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
大家都知道,党的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梳理。如果按照党的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七大等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进行梳理,那就是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是这样的几块。
党的作风建设在党的其他几个方面建设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简而言之,就是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综合的、外在的体现。党的思想建设如何,组织建设如何,反腐倡廉建设如何,制度建设如何,由哪体现出来呢?由党的作风建设。
党风建设的主体是谁?
接下来就是作风建设究竟指的主体是谁?是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一个领导班子,还是指的是谁?这个党的作风建设既指的是每一个党员,也指的每一个领导干部,同时也包括每一个领导班子和我们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它就是指党的各级组织的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它既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综合的外在体现,就是因为它是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世界观在行为上的表现,它反映着党的整体的风貌。这是第二部分,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了什么是党风,它是综合的外在体现。
党的作风有什么特征?
(1)鲜明的直观性
党的作风,具有自己独到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比如基层的老百姓,要想判定中国共产党好不好,他直观地从哪判断?从他身边的这些党员,他身边最基层的党组织究竟做了一些什么事,他满意不满意,去判断,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具有很显著的群体性。
(2)群体性
所谓“风”,它是一个群体的行为。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个手中的权力范围大了,管的资金也多了,权力也重了,这个时候用手中的权力干什么?市场经济的各种诱惑席卷而来,怎么样去对待啊?这有很显著的群体性。
(3)发展的可变性
还有发展的可变性。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中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曾经在《论联合政府》这一篇著名的文献里说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得益于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第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二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第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到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一些领导干部手里有了公共权力之后,特别是我们走向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领导人民搞建设之后,有一些人就把这三大优良作风变成了什么?密切联系领导,理论联系实惠,吹捧与自我吹捧。这不是变了吗?变味了。
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还有一个补充,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前,曾经在河北的西柏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全党进行了谆谆告诫,说了什么?说了“两个务必”:我们要从农村进入城市,要从战争转向建设,那么我们的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胡锦涛那一届的中央2002年刚刚上来的时候,政治局做的第一件事,是胡锦涛领着政治局的委员到西柏坡,面对着当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开会的古屋古墙,那个礼堂,进行了宣誓,宣誓的就是要继续坚持这“两个务必”。习近平这一届中央上来,就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八项规定的要求,从党的作风建设切入,这个是一个对于全党从作风突破切入,搞好党的建设的一个号角,吹响的一个号角。
最早提出作风建设这种思想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到了列宁的时候,列宁把作风做了一个提炼:俄国人的勇气与美国人的务实精神。把这个作风进一步细化、 系统的是我们党的毛泽东主席。大家知道延安的时候有延安整风,延安整风有三个整风文件,其中一个叫做《整顿党的作风》,提出了转变宗派主义,以端正党风;改变党八股以改变文风;改变主观主义以端正学风。这几个“风”合起来都是党风,就把党的作风和党风是个什么关系讲清楚了。这是我们说的党风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是诸多,党的诸多各方面建设的一个综合的外在体现,他关系到党的性质和世界观在行动上的表现,反映党的整体风貌。
(4)受制度和环境制约
党风建设还有一个特征,受到制度与环境的制约。光说党风建设、转变作风,但是没有制度做保证,也不行。邓小平曾经讲了,制度好,坏人不能横行霸道, 制度不好,好人也可以变坏。因此说习近平在政治局提出八项规定之后,又有一系列关于党风建设的论述,其中讲到要把公共权力关进笼子里,也就是讲到了制度建设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制约。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的第二层,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三个部分就是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时代背景:信息时代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一切的速度都在加快,人们的参与意识在增强,世界的民主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参政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于领导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领导者如果仅仅靠施展手中的权力的威力,而不具备领导能力和人格的魅力,就不足以服众。
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三种社会形态并存,社会处于转型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看一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刚才讲到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是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到了信息社会。在西方的世界,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呈现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发的一种态势,走了两百年到四百多年的时间。英国走了四百多年,美国走了两百多年,是一种自然的自发的走过来的,走到今天。
当今的中国处在哪种社会形态?有人说我的家乡很贫瘠,还是农业社会,有的说我们的家乡正在朝着工业化迈进。我们党的文件也写,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 的道路,整个国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如果实现了工业化,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化。可是有一些行业,比如金融行业,还有一些地区,比如说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综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国家现在呈现“三种社会形态并存”。
一种社会形态就有一种时间段,比如说农业社会走了多长时间,工业社会走了多长时间。那么这个时间段跟它相应的有一个空间,三种社会形态并存就是三种社会形态时空交错、重叠、混杂,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这个社会形态所与之俱来的优与劣。
三种社会形态的优劣都被信息时代包容并放大
在当今的时代,三种社会形态的优与劣,都被信息时代所收容,并且放大。一个领导干部身上具有农业时代的诚实守信,你现在做到领导岗位上,你的诚实守 信会被扩大。同时农业时代也有一些它的弱点,农业时代他是农民,因为受教育少,眼界短,眼界看得不宽,所以很短视,而且很狭隘。不懂得共赢,怕与别人分享。那么这种弱点也会被信息时代扩大。
社会的风气、人文景观也一样。所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环境,是三种社会形态并存,社会进入到转型期,时空巨变,在这种时空巨变中同时共存,并且中国和 世界相融相通。那么这样复杂的执政环境,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都没有遇到过的,在这种执政环境中又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一穷二白,又要改变国家的命运,让这些人吃饱饭,让这个国家稳定安康,走向富裕和发达。中国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那就是我们的任务很艰巨,我们的环境很复杂。
转型期出现权力的真空:作风建设尤显重要
转型期,什么叫转型期?那就是过去的旧的东西要逐步地摒弃,新的东西新的制度要一步一步确立起来。领导干部,执政党也要展示出一个崭新的风貌。在新旧交接中,难免会出现权力的真空,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权力的真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环境,不同的领导人能够做出迥然不同的事来,出了很多让人民群众感恩戴德、可歌可泣的改革开放的闯将,有人以身殉职,最后万人空巷为他送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迥然相反的,贪污的数据成为天文数据之多的大的贪污犯。这就是在转型期出现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因而在这个时候对于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领导班子,乃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究竟用手中的权力做 什么?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党风建设至关重要,要想搞好党风,面临的严峻的考验。要想搞好党的建设,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就必须从抓党的作风建设做起。因此新的一届中央上来就从此切入,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和抓作风建设,进而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作为第一步,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