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扭曲的社会价值观矫正过来
作家冯骥才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久,他去某地,有关方面接待,桌上放了几个家常菜,主人连说“特殊时期,特殊时期”,一副很难为情的样子,好像还有点“没面子”。“他虽然是这么做了,可是从观念上还没有完全纠正过来。”冯骥才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最可怕的腐败,是社会价值观的腐蚀堕落,人们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下,社会风气被严重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
“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正风肃纪与铁腕反腐的强劲激荡之下,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润物细无声”,激发出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饭店就餐,点好菜后,服务员却没有立刻下单,而是根据就餐人数推荐起了半份半价菜。8月10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勤俭节约,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报道了江苏省张家港市市民高先生在一家饭店的经历。高先生满意地说:“又节约了钱,又不浪费菜。”不论是餐饮企业,还是单位、学校的食堂,都不断在制度和服务上创新,让“光盘行动”持续发力。杭州、重庆等地的一些餐馆,把倡导顾客适量用餐作为考核员工的一项内容,做得好与坏,直接和工资挂钩。
某央企干部小刘对记者说,前不久他的妻子住院生产,住院前,父母问他要不要托人联系个大专家,他拒绝:“哪有那么多潜规则!”手术时,家人商量给医生包个红包表示感谢,他干脆说:“为了他们好,不送!”
还有更多的变化:拜金主义被鄙视,奢靡浪费,过分追求高档消费、奢侈品牌的风气被遏制;潜规则滋生的土壤被铲除了,“不托关系找门路打点疏通就办不成事”的观念被正过来了,吃拿卡要的少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