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
筑牢堡垒强筋骨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推动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关键在村级党组织。
从抓好村级换届入手,选优配强“带头人”。中组部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对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摸底分析调整,全国共调整5000多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吉林、湖南、云南等地提出村“两委”候选人“负面清单”,严格审核把关,取消不符合资格条件候选人7000多名。
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人心不齐、班子不强等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组部推动各地每年按照5%-10%的比例倒排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各地开展整治行动,配强支部,变“软弱涣散”为“动力车头”。广东制定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340名市县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挂点包村;河北、江苏、四川、贵州等地集中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
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村干部的能力不进则退。近3年来,中央和各地纷纷举办示范培训班提升村党组织的带富能力。河北连续3年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万人示范培训”。吉林计划3年内对重点贫困村干部轮训一遍。新疆阿克苏、山东滕州、四川内江、湖南汝城等地实行“头雁培养”计划,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