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 摘掉“穷帽子”(5)

啃下“硬骨头” 摘掉“穷帽子”(5)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一轮轮脱贫攻坚战役,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从2012年末的10.2%降到2016年末的4.5%,减贫成效举世瞩目。

推动资源力量下沉

“众人拾柴火焰高”

站在山坡上,河北石家庄市秦台村村民张香军喜滋滋地瞅着130多亩核桃,挂果率比往年翻了几番,“多亏市科技局的扶贫干部找来专家,联系企业捐了价值一万块钱的农药,治好了蚜虫病。”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去年3月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再为边远一线送来人才福音:加大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力度,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四面八方的人财物不断向贫困地区聚集。

把脉开方、对症下药,瞄准问题再射靶。山东每年选派120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一线岗位挂职。甘肃实施“金融和科技人才引进行动”,解贫困地区之渴。新疆库尔勒实行“人才+项目+基地+农户”,组织乡土人才与农户结成“创业链”……

加大投入力度不是一句空话,真金白银的经费是硬道理。据统计,80%的贫困县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发放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70%的贫困村落实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99%的贫困村已建活动场所。

不仅人财物下移,工作重心也要下移。目前,各地学习借鉴浙江经验,落实省市县乡党委书记“四个走遍”制度,确保“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拔穷根奔小康。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地震灾区到祖国边陲,历史的脚步一路跋山涉水,千万共产党员筑起坚强堡垒,带领贫困地区群众力拔穷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明前景已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