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解惑”,短短六个字,可能需要教师们下苦力,甚至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实现。那些或怪罪浮躁的世态,或埋怨低廉的薪金,或抱怨难缠的学生的教学者,忘记了教师的伟大正在于此。唯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正派,育人如春风吹面不寒,才能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拥有“桃李满...[详细] 时间:2015-09-10 11:27 查看:326次 标签:窦道琴教师节教育事业灵魂工程师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所担负的正面战场作战形成了鲜明对比,到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抗击着侵华日军的69%,伪军的几乎百分之百。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名副其实,持久战和山地游击战是以弱胜强的一大法宝。...[详细] 时间:2015-09-10 10:51 查看:561次 标签:张全景毛泽东抗日战争持久战山地游击战
最早投入战斗意味着最早作出牺牲,战斗到最后意味着牺牲到最后。试问,谁像中国这样扛住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一扛就是14年?谁像中国这样拖住那么多日本侵略军,一拖就是上百万?在这场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和对手最凶残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钢铁意志和...[详细] 时间:2015-09-09 16:22 查看:747次 标签:柳千岸抗日战争东方主战场中流砥柱历史虚无主义
1937年9月,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详细] 时间:2015-09-08 16:28 查看:2738次 标签:柳建辉抗日战争中流砥柱历史虚无主义东方主战场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极大增强和提升,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详细] 时间:2015-09-08 08:40 查看:1097次 标签:朱耀先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东方主战场历史虚无主义
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却从只有不过150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迅速扩展到十多个省;武装力量也从最初的数万人,发展到近百万。同样是开展敌后游击战,同样是经营敌后抗日根据地,何以如此大相径庭?...[详细] 时间:2015-09-07 11:49 查看:600次 标签:陈睿宣讲家评论国民党游击战
正是在一支支不起眼的工作队的坚持之下,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才一步步掌握在了共产党手中。日军对占领区的有效控制仅能达到县城一级,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上所有的毛细血管都和主动脉隔绝起来。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日本曾计划在冀中平原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而在八路军的引导和动...[详细] 时间:2015-09-06 16:40 查看:721次 标签:王伟抗战胜利日本侵略敌后抗战
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没有深受共产党影响的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的国民党蒋介石很难放弃其内战政策。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当时能否从内战走向抗战还是一个未知数,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抗日...[详细] 时间:2015-09-06 16:27 查看:1952次 标签:李松林抗日战争历史虚无主义东方主战场中流砥柱
群众路线是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抗战的重要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抗日战争这一“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详细] 时间:2015-09-05 19:56 查看:659次 标签:沈传亮群众路线抗战胜利日本侵略
战争是民族精神的磨石,民族精神是战争的利器。在抗日战争的磨砺中,中华民族精神升华到了全新的高度。也许是文化差异的缘故,东方人比西方人更看重精神因素对战争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5-09-05 19:56 查看:622次 标签:刘亚洲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日本侵略
1943年10月,日本大本营在太平洋战场兵力吃紧的情况下,决定从中国战场抽调5个师团到太平洋战场,另以5个师团为预备队,但由于在中国战场发动“一号作战”,所以实际上只抽调了3个师团到太平洋战场,但同时又向中国战场增加了8个旅团的兵力,导致在太平洋战场进一步被动...[详细] 时间:2015-09-04 15:19 查看:699次 标签:法西斯日本抗日战争中国战场
1944年初,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转入反攻、英美联军攻占北非以及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发起攻势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实施了对敌腹地大纵深的战略进攻。...[详细] 时间:2015-09-01 16:29 查看:2663次 标签:李云龙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战略反攻
由于“冷战”政策的需要,美国颠倒是非,黑白不分,毫无正义可言,竟在《对日和约》中不承认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结果使日本在战后没有认真进行战争赔偿,而且使日本国民没有像德国国民那样有一种负罪感,对日本法西斯仇恨不起来。更有甚者,还使日...[详细] 时间:2015-09-01 16:29 查看:284次 标签:刘庭华冷战日本军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东北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共同铸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升华。...[详细] 时间:2015-08-31 16:05 查看:642次 标签:李倩东北抗联抗日战争游击战争
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蒋介石虽然参加了抗战,初期还比较积极,但在抗战中却始终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压制民主运动,打击和限制共产党,消极抗日。...[详细] 时间:2015-08-31 16:05 查看:732次 标签:刘庭华国民党抗日战争内战
针对抗日营垒中出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毅然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并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正是中国共产党有效地进行了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促进全面抗战统一战线的形成,从而...[详细] 时间:2015-08-31 10:26 查看:979次 标签:李松林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历史虚无主义
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发展地看待国共双方在抗战不同时期的作用。因为不同时期,国共双方在抗战中的作用不一样。因此,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国共双方在抗战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详细] 时间:2015-08-31 08:57 查看:1662次 标签:李松林历史虚无主义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抗战胜利,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政治核心。...[详细] 时间:2015-08-28 15:55 查看:690次 标签:高永中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
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国民政府面临政治、经济危机。为适应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1944年底,国民党军在昆明成立陆军总司令部,将机动兵力编成4个新的作战兵团,而且至1945年春,国民党军装备的美械部队...[详细] 时间:2015-08-28 15:53 查看:811次 标签:刘庭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觉醒的突出表现在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党派利益和团体利益成为一切爱国者的共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详细] 时间:2015-08-28 15:53 查看:827次 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民族团结统一战线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