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的中心思想是学做人?《论语》揭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经过世代传承又对中国人的...[详细] 时间:2020-07-29 09:50 查看:9343次 标签:钱逊论语做人的道理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谓科学阅读,是一种能提供理性观察和认识世界方式的阅读。什么是科学?科学和阅读又有什么联系?本文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告诉大家科学是活生生的现实,是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详细] 时间:2020-07-28 10:41 查看:5739次 标签:尹传红科学阅读智慧
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是发掘、认识、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项目,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的辉煌成就。本期内容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从1976年召开于肯尼亚的第一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缔约国大会开始讲起,说明了...[详细] 时间:2020-07-23 11:25 查看:8933次 标签:吕舟北京中轴线申遗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保护工作
《情感教育》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年轻人弗雷德里克•莫罗从18岁开始对一位女性一见钟情之后的一系列情感经历。《情感教育》具有哪些现实主义的特点?如何从反现实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它?小说究竟想传达什么样的内容?本期报告...[详细] 时间:2020-07-16 11:50 查看:6329次 标签:龚觅福楼拜情感教育法国文学现实主义
目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得到全球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已成为一个全球“热词”。本次报告的主讲人长城文化学者董耀会从一个很巧妙的意象和角度,即“长城内外”、长城文化,...[详细] 时间:2020-07-15 10:13 查看:2674次 标签:董耀会长城内外长城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中国的书法艺术蕴含着无限的丰富内涵,而书法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传统的、唯一的入门方法。通过临摹,从中学习书法技巧,掌握书写规律,吸收古人的书学成果,借鉴前人的书写经验,方能去创新、去攀登新的书法艺术的高峰。历史上...[详细] 时间:2020-07-07 09:28 查看:4808次 标签:梁培先书法临摹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家
善引典故是习近平主席话语体系中的璀璨宝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用诗词典故生动传递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在重大报告和重要讲话中比比皆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宣讲家网通过系列视频节目《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对习近平主席所引用的历史典故和名句进行解读,不仅让大家进...[详细] 时间:2020-07-06 16:38 查看:17339次 标签:习近平郭继承国学中国文化跟着习主席学国学
传统村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地,对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期报告中,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华东强调,传统村落保护应以保护其文化价值为根本任务,并通过列举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未...[详细] 时间:2020-06-24 09:29 查看:6737次 标签:李华东传统村落保护统筹城乡乡村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建筑样式,包括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本期报告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工艺技术,即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主要分成五个部分:一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样式;二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详细] 时间:2020-06-23 13:41 查看:7693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白居易存世诗共有2800余首,其中写镜子的诗歌有70余首。本期报告,霍宏伟老师通过诗史互证的方式,从白居易的镜诗入手,还原和勾勒了其生命历程。报告人将白居易所写有关镜子的诗歌分为讽喻(乃知天子别有镜)、赠友(晓日镜前无白发)、写景(恰似菱花镜上行)、状物(背有...[详细] 时间:2020-06-16 10:04 查看:6306次 标签:霍宏伟白居易镜诗镜中人生铜镜
古代家训真实、实用、有效,是古人经验和智慧的凝结。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表示,古代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它们只在家族内部传承,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中国传统的家训多是经验之谈,很少有虚饰,因此也具有较强实用性。今天来看,优秀...[详细] 时间:2020-06-10 10:29 查看:5171次 标签:韩昇家训家风现代教育
“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四大发明”还远不能涵盖中国重大发明创造和文化技术传统。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哪些重大发明?本期报告,冯立昇所长为我们...[详细] 时间:2020-06-04 14:49 查看:9407次 标签:冯立昇四大发明创造力中国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决策,并被写入党章,这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此,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李昶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以及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详细] 时间:2020-06-03 09:38 查看:3812次 标签:李昶公共文化文化建设基层北京
本期报告,晋宏逵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明清皇宫建筑简史,阐述了紫禁城的防御系统、外朝、内廷和内官服务区等功能分区,并具体讲述了午门、角楼、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宁寿宫花园和倦勤斋等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详细] 时间:2020-05-21 13:21 查看:5124次 标签:晋宏逵紫禁城皇宫建筑简史故宫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国学经典不同于着眼于“器”“用”“末”的技能学习。国学经典教育的关键是“道”“体”“本”,它不直接养成某种特定技能,而是在更深刻、更高远的层面上做着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学习国学...[详细] 时间:2020-05-14 15:18 查看:11904次 标签:徐勇国学经典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本着这一论断,研究和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本期报告,...[详细] 时间:2020-05-14 13:22 查看:7080次 标签:詹万生德育思想起源中国传统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文化发展最富活力的区域之一,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不但是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重要抓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详细] 时间:2020-05-08 15:17 查看:3083次 标签:王晖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教育是协同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家长、学校、社会无不参与其中;家长、老师、社工和其他社会力量都参与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本期报告,齐大辉教授从家风家教、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协同教育等方面讲述了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家长教育、家校公约的重要性和培养满足党和...[详细] 时间:2020-05-07 11:10 查看:9528次 标签:齐大辉家风文化协同教育家庭公约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袁家方教授以瑞蚨祥、六必居、稻香村、同仁堂等京城老字号品牌为例,从京城老字号的定义、典故、牌匾、建筑、兴衰...[详细] 时间:2020-05-06 16:30 查看:3209次 标签:袁家方老字号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创新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为了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本期报告通过西方对于中国最早的认识、马可·波罗开启西方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大门、明...[详细] 时间:2020-04-30 17:34 查看:14337次 标签:李真中西文化交流历史脉络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