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回顾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年,评述中国文化产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分析中...[详细] 时间:2022-09-21 09:36 查看:11564次 标签:魏鹏举喜迎二十大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讲,‘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详细] 时间:2022-09-21 08:56 查看:3593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天下之势不盛则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古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中秋诗句。中秋诗词因中秋佳节而生,又为这一佳节增添了一抹绮丽的文学色彩。走进中秋诗词,可以增进对中秋佳节的理解,更可以带领我们走入古人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在中秋节的悲喜感同身受。讲座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详细] 时间:2022-09-08 09:35 查看:7073次 标签:林峰中秋节中秋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佳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期报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世彩以传统医学康复发展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详细] 时间:2022-09-07 16:04 查看:3497次 标签:吴世彩国之大者文化自信传统医学中医康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党中央把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中央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目的就是从领导机关特别是从中央和国家机关改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各部门要把自己摆进去,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一...[详细] 时间:2022-09-06 08:59 查看:3037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社会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列宁强调:‘如果党的劝告同人民自身的生活经验所教给他们的东西不相一致的话,千百万人是决不会听从这种劝告的。’领导...[详细] 时间:2022-08-24 08:52 查看:2749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国家治理上之为政墨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用名篇经典生动传递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用典精妙,句句箴言,备受关注。本期报告,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王德岩副教授带我们一起品读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诗词典故,如“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详细] 时间:2022-08-22 15:09 查看:11858次 标签:王德岩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诗词典故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如何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包括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变得很重要,也是因为我们国家既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在最近的七十多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期报告,北京大学贺桂梅教授以重读红色文学经典为索引,从新中国史、“中国...[详细] 时间:2022-08-16 12:47 查看:6109次 标签:革命文化中华民族红色文学民族复兴贺桂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北...[详细] 时间:2022-08-15 10:06 查看:5577次 标签:向勇大国首都气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影响力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锐意改革,刚正廉洁。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情操,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与思想瑰宝。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详细] 时间:2022-08-12 13:12 查看:5276次 标签:梅敬忠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忧后乐古仁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首都文化是北京这座城市的魂,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北京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北京发展的优势所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本期报告...[详细] 时间:2022-08-10 11:05 查看:3964次 标签:李建平北京首都古都古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详细] 时间:2022-08-09 09:08 查看:3691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坚定理想信念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本期报告,中央财经大学莫林虎教授...[详细] 时间:2022-08-03 09:53 查看:4231次 标签:莫林虎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强国新时代首都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详细] 时间:2022-07-26 09:18 查看:3229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河海不择细流谏逐客书李斯
2022年4月26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本期报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地质专家刘小汉老师将通过介绍南极的动物、冰层、极光等自然情况以及人类对南极的科考研究情况,和我们分享有关南极的种种趣事和中国目前在南极科考所取得...[详细] 时间:2022-07-22 15:21 查看:2651次 标签:刘小汉南极科学考察气候变化自然资源
明代宋应星所著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本期报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以《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稻栽培、酿酒、制瓷、锤锻、造纸、火药等科学技术为例,介绍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详细] 时间:2022-07-15 15:13 查看:6912次 标签:张柏春天工开物宋应星中国智慧发明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详细] 时间:2022-07-12 10:10 查看:3538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百年,我们党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没有遇到过?”“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详细] 时间:2022-06-27 13:45 查看:6063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题张司业诗》王安石
本期报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重点梳理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文学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太阳礼赞》《故乡》《阿Q正传》《沉沦》等经典作品的发表,以及文学研究会的成立等,从中总结出“文学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回响”。李敬泽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就在于先驱者们...[详细] 时间:2022-06-16 09:42 查看:3771次 标签:李敬泽文学文艺人民中国共产党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甫“艰难苦恨”、报国无门、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一生,发掘了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家国...[详细] 时间:2022-06-02 16:29 查看:5808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