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物...[详细] 时间:2023-07-27 09:49 查看:1310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荀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古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人类发展走势,习近平主席意在呼吁让全人类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详细] 时间:2023-07-13 09:20 查看:1055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用了古语“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其大意是人的一生,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更高、更宽广的境界。结合现实,我们呼吁新时代共...[详细] 时间:2023-07-06 14:06 查看:3049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国学
2022年6月24日,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以《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为题发表重要讲话,呼吁世界各国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述了出自西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一文中的古语“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详细] 时间:2023-06-28 14:32 查看:1338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
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阐述了只有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才能实现精神文明层面——“知礼节...[详细] 时间:2023-06-21 12:39 查看:1776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用 “致广大而尽精微”鼓励大家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致广大而尽精微”,语出《中庸》,说的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过风风雨雨,越过沟沟坎坎的中华民族,惟有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登高...[详细] 时间:2023-06-20 14:39 查看:1508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庸》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古语“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详细] 时间:2023-05-31 14:16 查看:2493次 标签:刘东超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思维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详细] 时间:2023-04-10 15:57 查看:2243次 标签:吴永全心律失常心脏活动窦房结
非凡冬奥,惊艳世界。一年前的北京冬奥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深远,北京冬奥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激励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本期报告,北京体育大学孙葆丽教授从内涵与特征、时代意义和传承路径三个方面,对北京冬奥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详细] 时间:2023-03-30 14:29 查看:2761次 标签:孙葆丽北京冬奥精神奥林匹克体育强国
美术经典作品中不仅有决胜千里的战场画面,更有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华章,一幅幅美术经典汇聚成伟大的时代画卷。本期报告,中央美术学院郑勤砚教授通过赏析《毛主席去安源》《井冈山会师》《送别》《过雪山》《革命理想高于天》《开国大典》等经典美术作品,带我们...[详细] 时间:2023-03-30 13:58 查看:4430次 标签:郑勤砚美术作品革命精神美术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期报告,...[详细] 时间:2023-02-28 09:30 查看:44712次 标签:刘志明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
人类发展史充分证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潮流,呼唤各种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同放异彩、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力量,共同书写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华章。本期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中国...[详细] 时间:2023-02-25 10:18 查看:5449次 标签:任大援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文化交流
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吗?特别是还有类似于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吗?这是人们特别关心的自然问题之一。为了寻找外星人,科学家做了许多理论探索和搜寻,包括利用多种探测技术寻找系外行星。本期报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演讲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李良从宇宙天体与地外生命、寻找类地行星、太...[详细] 时间:2023-02-22 14:03 查看:3775次 标签:李良地球宇宙地外生命行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红岩教授从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两个方面出发...[详细] 时间:2023-02-20 09:30 查看:40460次 标签:李红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大自然哺育了万千生灵,与人类共享同一片蓝天。本期报告,北京动物园动物科普馆原馆长肖方围绕“动物趣闻”这一主题,为我们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这一至理。...[详细] 时间:2023-02-17 14:19 查看:3170次 标签:肖方大自然动物生物多样性
本期报告,首都师范大学苏寄宛教授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牢记初心使命,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形势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制度建设,铸牢底线意识”、“弘扬优秀文化,涵养精神品格”四方面为我们讲解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涵和意义。...[详细] 时间:2023-02-16 15:52 查看:25360次 标签:苏寄宛党的二十大精神师德建设新时代新征程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经据典,赋予国学经典新的时代内涵。本期报告,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郭继承副教授选取八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名句,从讲话原文谈起,向我们介绍了国学经典的本意和时代新义...[详细] 时间:2023-02-15 10:00 查看:17078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国学经典习近平重要讲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蓝图,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展现首都担当”这一主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陈红玉从“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党和国家对首都文...[详细] 时间:2023-01-28 14:05 查看:10381次 标签:陈红玉文化建设文化自信自强新时代首都发展全国文化中心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饱含文化意义的民俗活动。古往今来,春节习俗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被写入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围绕部分文学经典中描写的春节习俗,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文学家们是如何认识春节的,以...[详细] 时间:2023-01-19 13:51 查看:3045次 标签:陈连山春节春节习俗文学经典传统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董梅以中国传统诗词为线索,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太阴历中的伦理型...[详细] 时间:2023-01-18 13:38 查看:3628次 标签:董梅中国传统历法诗词鉴赏伦理型节日自然型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