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首都文化是北京这座城市的魂,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北京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北京发展的优势所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本期报告...[详细] 时间:2022-08-10 11:05 查看:3803次 标签:李建平北京首都古都古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详细] 时间:2022-08-09 09:08 查看:3633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坚定理想信念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本期报告,中央财经大学莫林虎教授...[详细] 时间:2022-08-03 09:53 查看:4102次 标签:莫林虎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强国新时代首都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详细] 时间:2022-07-26 09:18 查看:3180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河海不择细流谏逐客书李斯
2022年4月26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本期报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地质专家刘小汉老师将通过介绍南极的动物、冰层、极光等自然情况以及人类对南极的科考研究情况,和我们分享有关南极的种种趣事和中国目前在南极科考所取得...[详细] 时间:2022-07-22 15:21 查看:2577次 标签:刘小汉南极科学考察气候变化自然资源
明代宋应星所著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本期报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以《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水稻栽培、酿酒、制瓷、锤锻、造纸、火药等科学技术为例,介绍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详细] 时间:2022-07-15 15:13 查看:6436次 标签:张柏春天工开物宋应星中国智慧发明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详细] 时间:2022-07-12 10:10 查看:3464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百年,我们党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没有遇到过?”“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详细] 时间:2022-06-27 13:45 查看:6001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题张司业诗》王安石
本期报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重点梳理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文学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太阳礼赞》《故乡》《阿Q正传》《沉沦》等经典作品的发表,以及文学研究会的成立等,从中总结出“文学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回响”。李敬泽认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就在于先驱者们...[详细] 时间:2022-06-16 09:42 查看:3707次 标签:李敬泽文学文艺人民中国共产党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甫“艰难苦恨”、报国无门、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一生,发掘了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家国...[详细] 时间:2022-06-02 16:29 查看:5675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诗歌史的主线。本期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以屈原、辛弃疾、岳飞等古人为线索,深入解读了古人诗作的深刻内涵与其所表达出的强烈家国情怀,鲜明地阐述了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本无诗人”,即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人家国情怀与政治抱负的副产品;二是“...[详细] 时间:2022-06-01 15:15 查看:7823次 标签:褚宝增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古典文学诗词
苏轼,士大夫文化成熟时期出现的一位典范人物,是中国人的“灵魂工程师”。苏轼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罕见“全才”,在经学、佛学、史学、政治学、医学、造园、美食等诸多领域皆有造诣。如今,世人对苏轼的...[详细] 时间:2022-05-31 09:06 查看:8120次 标签:朱刚苏轼全才灵魂工程师精神景观
细读鲁迅经典,就会对鲁迅评骘的人物、事件及其思想作出更为全面的评价,使我们既能入于经典,又能超乎经典。长久以来,我们一代代阅读鲁迅、纪念鲁迅、学习鲁迅,就是要阅读他留下的经典,纪念他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写作上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科学思维方...[详细] 时间:2022-05-24 15:50 查看:4940次 标签:陈漱渝鲁迅经典文化著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莫林虎教授向我们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梳理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及现实意义,并详细介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九大重点任务。...[详细] 时间:2022-05-19 09:21 查看:24154次 标签:莫林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文化道路
城乡社区协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基层治理、基层服务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城乡社区协商的文件,推动了我国城乡社区协商的实践,也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城乡社区协商研究的发展。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党校(行政学...[详细] 时间:2022-05-16 13:42 查看:6607次 标签:林学达新时代城乡社区协商理论政策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计划到2025年,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的目标。本期报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李大光教授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详细] 时间:2022-05-13 14:23 查看:2841次 标签:李大光科学素质科学方法科学技术教育国际对比
管子(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相齐四十年,将齐国的政治影响力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并因此备受瞩目。孔子论述管子时,称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并且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详细] 时间:2022-05-07 18:48 查看:4806次 标签:孙中原《管子》管仲法家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本期报告,北京市档案馆高级专家鹿璐从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伟大意义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详细] 时间:2022-04-30 19:52 查看:9464次 标签:鹿璐五四运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爱国革命运动巴黎和会
“性善论”“民贵君轻”“仁者无敌”……这些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思想皆出自《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本期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从如何研读经典入手,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孟子》的古今注本,并从《孟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详细] 时间:2022-04-29 08:52 查看:7449次 标签:梁涛国学经典孟子仁者无敌性善论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灵水“乡贤文化”的核心价值。灵水举人村作为北京市首个“乡贤文化”基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期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谭杰研究员,以灵水村为例介绍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和“乡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详细] 时间:2022-04-20 09:46 查看:2522次 标签:谭杰乡贤文化灵水举人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