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怎样与朋友共事,“管鲍之交”告诉你(2)

摘要: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厚重的共同记忆,是凝固的永远不能改变的事实;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沉淀。当历史与成语相逢,便会呈现出瑰丽的景象。本系列节目以成语故事为楔子,勾皴点染,描绘中国历史的绚烂多彩、波诡云谲。

在历史长河中,管仲是幸运的,他不仅有一个铁哥们,而且有一个好领导、好君主。他的君主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原名小白,鲍叔牙为傅;异母兄公子纠,管仲为傅;齐桓公异母兄齐襄公姜诸儿当政时,淫滥残暴,诛杀无度,齐诸公子害怕性命无保,纷纷出逃,公子纠在管仲、召忽护送下外逃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护送下外逃莒国。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杀,国君宝位空悬,谁能率先入主临淄,谁就很可能立为国君。鲁国获知齐襄公暴毖,立刻派人护送公子纠急弛回国,令管仲率队在半道阻击小白返齐;莒国也得到了齐国噩耗,急忙派人护送公子小白归国。两队人马在途中遭遇后展开激战。管仲望见小白,为取其性命,引弓远射,一箭正中小白,只见小白大叫一声,跌卧车中,管仲深信小白已被射死,便送信给公子纠,公子纠等人放缓了返齐的脚步。

出人意料地是,管仲一箭,正中小白衣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坠马诈死,骗过了管仲后星夜兼程,抢先入主临淄,继承国君,是为齐桓公。做了国君后,齐桓公对管仲夺命之箭念念不忘,为了彻底扫清公子纠及其党羽对其政权构成的威胁,发兵讨伐鲁国,鲁国无奈,只好按齐国要求诛杀公子纠、召忽,将管仲装进囚车送至齐国发落。管仲为天下大贤、治国良才,《管子·小匡篇》记载:鲁人曾云“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在莫逆之交鲍叔牙的极力举荐之下,齐桓公捐弃前嫌,“亲迎之郊”,举行隆重仪式,任用管仲为相,后尊为“仲父”。

小白当了国君(即桓公),鲍叔牙有大功,桓公要任命他为相,鲍叔牙却把管仲推荐给桓公,并向桓公说:“若其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而自己只是“君之庸臣”,不是治国的材料,并列举五个方面不如管仲之处。他说:用宽厚感化民众,掌握治国政策的根本点,用忠信团结人民,制定四方可以效法的礼义(制度),治军可使人人奋勇当先。这五点,我都不如管仲。劝桓公不要失掉这个人才。齐桓公欣然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任命管仲为相,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为齐国大夫。

鲍叔牙比管仲先死,管仲在悼念的叔牙时回顾了他们几十年的交情,深切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有这样好的朋友,确实是他一生的大幸。当时的人很推重鲍叔牙谦让而能知人的品德。后世就用“管鲍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的纯真情谊并表彰鲍叔牙这种举贤才的高洁品格。朋友对一个人而言,异常珍贵,也十分重要。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孔子的意思很明白,一个交朋友要交正直、宽厚、知识渊博的人,这样的朋友是对自己而言是正能量的。所以,“管鲍之交”向我们展示了朋友之间怎么相处。

管仲不仅有一个好哥们,更有一个好领导。管仲不仅与齐桓公有夺命之仇,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历史上曾上演过无数惨烈的政争故事:为了争夺江山社稷,两个乃至多个政治集团展开殊死搏杀,一派胜利后,便展开了对另一个或其他政治集团的彻底清洗和剿灭,不管另一派或其他集团成员的政治立场是否转变、是具有治国理政的特殊才干,都很难赦免,更不用说委以重任、奉为上宾了。齐桓公重用管仲,打破了不同政治集团成员之间水火难容之局,与后世唐太宗重用其兄李建成谋臣魏征,可谓殊途而同归。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