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老马识途”“风马牛不相及”的由来

摘要: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而“老马识途”“风马牛不相及”就在其中。

张小峰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http://www.71.cn/2016/0531/892637.shtml

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即位,公元前643年去世,在执政的43年中,多次会和诸侯,主持盟会,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会合诸侯本来是周天子的权力,春秋时期周天下已风光不再,威严难存,难以指挥动诸侯。但是诸侯国一些事情确实需要共同协商解决,必须有一个人出面来组织或主持,而谁能担任诸侯会盟主持,谁就是当时的霸主。

北杏会盟——春秋时期第一次由诸侯出面主持的盟会是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的北杏会盟。北杏在今天山东东阿县境内。这次盟会的起因是宋国发生了内乱,立谁为君主呢?宋国人自己解决不了。宋国素来与齐国关系友好,不能坐视不顾,所以齐桓公决定召开诸侯盟会,商议平定宋国内乱事宜。

但是召开盟会,如果其他诸侯国都不来怎么办呢?岂不十分尴尬。

这时管仲建议:尊王。

管仲说,要想号令群雄,列国国君中有不少的“公”爵;而齐国才是个“侯”爵;南方的楚国虽仅是个“子”爵,但实力雄厚,早已越轨号称“王”了,谁也管束不了。要想号令群雄,就必须借助周天子的虎威。尽管周王室衰微,毕竟是大家公认的可以号令天下的领袖,天子如果支持,做什么事情就更“名正言顺”,便于号令诸侯。齐桓公欣然接受。于是他派遣使者到洛邑朝贺,同时请求周天子降旨,由齐国出面确立宋国的国君。周天子答应了齐桓公的请求。从此后,齐桓公经常打出周天子的旗号,以诸侯长的地位指挥号令各中小诸侯。

由一个诸侯国出面召开盟会,研究解决另一个国家内乱的事,而把昔日赫赫威名的周天子撇在一边,这是自周立国以来的头一遭,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