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秦晋之好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中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代表。“秦晋之好”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QQ截图20160615084732

张小锋 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http://www.71.cn/2016/0622/895781.shtml

专辑:http://special.71.cn/160530-8/

晋献公前后共有九个儿子;等到他即位时,大儿子重耳已经二十一岁,另外两个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即夷吾、申生。申生由于其母亲身份高贵而被立为世子,即未来的国君。

但是后来晋献公宠幸“骊姬”姐妹,结果酿成了“骊姬之乱”,先是逼得世子申生自缢而死,又进而算计重耳、夷吾。两人为了保命,只好逃出晋国,流亡他乡。重耳逃出晋国时,已经是43岁了。在他19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先后到过翟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8个国家。

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是世子申生的胞妹,按礼份算,是重耳的妹妹、夷吾的姐姐。在夷吾立国后,为与秦修睦关系,派世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穆公为了巩固两国关系,将儿女怀嬴嫁给了晋惠公夷吾世子圉。晋惠公十四年,抱病不起,世子圉闻讯,竟丢下妻子怀嬴,埋过秦穆公夫妇,一个人偷偷地逃回了晋国。几个月,晋惠公驾鹤西去,儿子即位,是为晋怀公。秦穆公闻讯,气得够呛,他对晋惠公父子的行径,极为恼火。

晋惠公夷吾当年上位国君,是在秦国的帮助之下完成的,夷吾答应,事成之后,以晋国五座城池作为回报,可是真当上国君后,他又反悔了,赖账不还。对此,秦穆公忍了。即位后第四年,晋国发生大饥荒,国内缺乏粮食,晋国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不计前嫌,帮了,于是秦国把大批粮食装上船只,从渭水、黄河经汾水运到了晋国都城绛城,这条水路上,满是运粮食的船只,甚为壮观,史称“泛舟之役”,这是我国第一次见于史籍记载的大规模的漕运。但是,不巧地是,第二年秦国也受灾了,闹起了粮荒,于是秦国人带上钱和秦穆公的信到晋国来购粮,没想到,晋国却不卖给秦国粮食,气得秦穆公脸色瓦蓝瓦蓝地,他决定给晋惠公夷吾以颜色看看。于是出兵攻晋,晋惠公夷吾亲自率军迎战,没想到晋惠公夷吾不经打,竟然被秦穆公给活捉了,当秦国君臣正在商议怎样处置这个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夷吾时,秦穆公的夫人出马了,她对夷吾这个弟弟的感情不算深,甚至说很一般,但是对晋国的存亡却很在乎,她请求秦穆公放过自己的这个弟弟,秦穆公君臣不答应,她竟然堆起干柴,带着儿女,一起置身其上,手持火把,以命相威胁,秦穆公无奈只好答应放人,但是要求让晋惠公夷吾把世子派到秦国作人质。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