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老马识途”“风马牛不相及”的由来(3)

摘要: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而“老马识途”“风马牛不相及”就在其中。

2.南制荆楚——风马牛不相及

就在齐桓公开始显露霸主气象的同时,楚国也开始强大起来。《史记》记载“(楚文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

齐为北方霸主,楚为南方老大,二国争强,必有一战。但战争的起因却不怎么充分。齐桓公多內宠,其中一个妇人来自蔡国,称为蔡姬。蔡姬甚得齐桓公欢心,一日二人泛舟水上,嬉戏游玩,十分开心,结果蔡姬玩性大发,故意荡起船来,蔡姬来自南方水乡,水性娴熟,不怕落水,而齐桓公却吃不消,他赶紧制止,企图使船平静下来,但是蔡姬不听,于是齐桓公大发雷霆,二人美好的时光就止打住,他余怒难消,并因此将蔡姬赶回了娘家蔡国。蔡侯见女儿被赶回来,也很生气,于是把女儿改嫁他人了。齐桓公闻讯后怒不可遏,他率领诸侯出兵伐蔡。结果蔡国不经打,一触即溃。蔡国位于南边,与楚国毗邻,依附于楚国。诸侯军打败蔡国后士气高昂,意犹未尽,眼看到了楚国的边境。于是齐桓公乘机讨伐楚国。时间是齐桓公三十年,楚成王十六年,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64年。

楚成王见齐桓公率八国联军无故来伐,于是派大夫屈完来到齐军大营问明原由,讨要说法。屈完带着楚成王的口谕说: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

——(见《左传·僖公四年》)

意思是说:你们居住在大老远的北方,我们楚国在遥远的南方,相距很远,即使是我们两国走失的牛马狂奔而去,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没想到你们竟然进入我们楚国的领地,这是为什么?这是就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出处。“风”在这里是作动词讲的,意思是“放逸、走失”,一说是兽类雌雄相诱叫“风”,因马与牛不同类,不会相诱。这里是形容齐楚两地相距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境内。后世则以“风马牛不相及”等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应该说屈完的话很有杀伤力。但是齐桓公兴兵之前,早想好了讨伐楚国的罪名。管仲受命以周王室代言人的口吻,历数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等罪状,屈完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屈完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不料屈完不卑不亢地答:“……要是凭武力的话,我们楚国以方城(楚长城)作城墙,用汉水作濠沟,你们就是再来更多的军队,也未必打得进来。”听屈完说得挺强硬,齐桓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河南郾城东)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这就是齐桓公最负盛名的会盟之一——召陵会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