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

摘要: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兔死狗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二者常常连用,比喻事成之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过河拆桥。典故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过了一年,勾践召来文种,二人进行了一番别有深意的对话。勾践说:“吾闻知人易,自知难。其知相国何如人也?”种曰:“哀哉!大王知臣勇也,不知臣仁也;知臣忠也,不知臣信也。臣诚数以损声色,灭淫乐奇说怪论,尽言竭忠,以犯大王,逆心咈耳,必以获罪。臣非敢爱死不言,言而后死,昔子胥于吴矣。夫差之诛也,谓臣曰:‘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范蠡亦有斯言。何大王问犯‘玉门’之第八,臣见王志也。”越王默然不应。大夫亦罢。

不久后,勾践又召来文种,对他说:“子有阴谋兵法,倾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也就是让文种把“九术之策”贡献出来,贡献不出的话,就用其余六术到地下去算计吴国的前人去。

文种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方才醒悟日前范蠡的劝告,真所谓“大恩不报,大功不还”是常规。于是越王也赐给文种“属镂”之剑。文种仰天哀叹:身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罪囚,后世的忠臣,一定会以我为鉴戒!于是伏剑自杀。

一代良臣,就此凋零。

《史记》卷41《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跟此时略有不同: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不同之处在于:(一)范蠡劝文种离开勾践,是到了齐国后通过书信告诉的;而不是在临别之前就告诉他了。(二)越王勾践逼问和索要文种的伐吴七术,而不是伐吴九术。(三)赐死文种的是剑,而没有写是“属镂”,也就是赐死伍子胥的那把剑;但是在卷66《伍子胥列传》中则明确记载赐死伍子胥的是属镂之剑。(四)文种得到范蠡的信后,就起了防范之心,称病不朝;而并非不当回事。

需要补充地是,西汉建国大将韩信因军功卓绝被封为齐王,被改封为楚王,刘邦对其忌惮、猜忌之心很重,后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以伪游云梦之机,乘韩信不备,将其抓获,被刘邦派武士用绳子捆绑起来之后,韩信说: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

当然后来查明韩信无罪,刘邦将其降封为淮阴侯,当然之仅是韩信噩梦的开始,也是韩信从功业巅峰跌入低谷的转折。后来韩信果然不得善终。其境遇与文种极其相似。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二者常常连用,比喻事成之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掉,过河拆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