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退避三舍(2)

摘要:“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以国君之礼相迎,四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重耳)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据记载,他即位后作出的另一项重大决定就是:“蒐于被庐,谋元帅,作三军。”蒐,是打猎的名称,实际上是军事演习。作三军,谋元帅,就是把原来的两军扩大为三军,设立军中元帅,即在上、中、下三军中,最高地位者是统领中军者,他既是中军之长,又是三军统帅、总指挥,所以被称为“元帅”,这是我国历史上“元帅”一词的最早使用。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晋文公很早就明白,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于是下令,大军救援宋国。

宋国是夹在几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受气包,为了生存,不得不匍匐于大国之间。当楚国强盛时,迫不得已与楚国结盟,可是当觉察到晋国已有足够实力与楚国抗衡,就对晋国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楚国很快察觉了宋国的墙头草两边倒的行为,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存在,于是决定伐宋,楚成王坐镇国都,由子玉担纲统帅之职。宋哪里是楚国的对手,只好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当年流亡到宋国时,宋襄公对其很不错,今天宋国有难,求救于自己,自己没有理由回绝。所以,晋文公决定救宋,以来报答宋襄公当前的恩情,同时也向诸侯表明,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但是,救需要有策略与智慧。冲动和盲目只会葬送晋国的前程。在这方面,晋文公显示出超人的才智。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兵法又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晋文公清楚,晋国虽强,但还没有打败楚国的足够的实力和胜算。于是在伐谋、伐交上下足了功夫。他派人给宋国送信,说晋国将出兵,解宋之围,但是宋人要英勇抵抗,晋国马上要采取行动了,宋国人信心大增。公元前632年,晋国的军队出击了,但是目标却不是宋国,而是楚国的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晋国军队很厉害,很快取得的了胜利,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晋文公又告诉宋国人,要想尽快打败楚国,最好再去求求东方大国齐国、西方大国秦国,只要齐国和秦国出面,楚国人不会不给面子。可是,空手求人,事多不成;要想让齐、秦出兵,必须献上厚礼。他告诉宋国人,分别割地给齐、秦两国,让齐、秦出面制止楚国。

可是宋国本来国小力弱,怎么忍心把土地白白送人呢?怎么能听从晋文公的安排呢?晋文公告诉宋国人,说你们失去的土地,晋国全部给你补回来。于是他把曹、卫两国的土地一大块划给了宋国,宋国一看,心满意足地按照晋文公的安排去寻求齐秦两国的支援了。

齐、秦均得到了宋国的好处,于是派使者让楚国罢兵,可是楚国人不吃齐、秦这一套,齐、秦两国得了宋人好处,答应出面摆平这事件,但是效果很不好,脸上很无光,当然也不愿看到楚国太强大,于是决定出兵干涉。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统帅子玉退兵。可是子玉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回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子玉指挥。

子玉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哪里会听他的指挥。曹卫两国国君被晋国俘获,万分惶恐,日思夜盼楚国大哥速来解救,可是楚国人却加紧了攻打宋国的步伐,哪里还顾得上曹、卫两国的小命,只是派使者通知晋国,要求他们释放曹、卫二君。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