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退避三舍(4)

摘要:“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以国君之礼相迎,四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重耳)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晋国退兵,深得兵法之要,兵法云:“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子玉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子玉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大战展开了。指挥晋国的统帅是晋国名臣先轸。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砍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子玉是楚国令尹,是楚王之下最高执政者,也是楚国的一员猛将,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子玉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子玉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事关中原全局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使楚国北上方针遭受到一次严重打击,此后只好转而经营南方。童书业在《春秋史》中写道:“要不是晋文公崛起北方,勉力支持大局,那么不到战国,周室和中原诸侯早已一扫而空了。城濮一战,楚师败绩,南夷的势力即退出了中原,北狄的势力也渐渐衰微下去,于是华夏国家和文化的生命才能维持,这不能不说是晋文公的大功!”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